高峰绝壁耸立,用来比喻人才的杰出非凡。唐代刘肃《大唐新语》:“坚谓说曰:‘诸公昔年皆擅一时之美,敢问孰为先后?’说曰:‘李峤、崔融、薛稷、宋之问,皆如良金美玉,无施不可,富嘉谟之文,如孤峰绝岸,壁立万
南朝 宋刘义庆《幽明录》:“晋 兖州刺史沛国 宋处宗,尝买得一长鸣鸡,爱养甚至,恒笼着窗间。鸡遂作人语,与处宗谈论,极有言致,终日不辍。处宗因此言功大进。”指可以与之交谈的鸡。后因以借指宠物。唐钱起《
人不曾遭遇祸患,而能尽其天年。《三国志.魏志.王昶传》:“夫物速成则疾亡,晚就则善终。朝华之草,夕而零落;松柏之茂,隆寒不衰。”意思是速成之物速亡,晚成之物晚终。后人称事情办理始终良好叫“善始善终”。
《淮南子.览冥训》:“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,姮娥窃以奔月。”高诱注:“姮娥,羿妻。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,未及服之,姮娥盗食之,得仙,奔入月中,为月精也。”姮娥,因避汉文帝刘恒讳,改为“嫦娥”。后遂以“
想要了解那人就看他所交的朋友。语出《韩诗外传》卷八:“欲知其子视其母,欲知其人视其友,欲知其君视其所使。”唐.马总《意林》卷五引《邹子》:“欲知其人视其朋友。蒺藜在田,良苗无所措其根;佞邪在朝,忠直无
源见“网开三面”。泛言施行仁政。清张岱《西湖寻梦.玛瑙寺》:“安得成汤开一面,吉网罗钳都不见。”
杂色乱正色。比喻以异端乱正统,或邪说冒充真理。古人以朱为正色,红、紫为杂色。或称间色。《论语.阳货》:“子曰:‘恶紫之夺朱也。’”汉代赵岐《孟子题辞》:“红紫乱朱。”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.情采》:“正
《三国志.蜀书.关羽等传赞》:“关羽、张飞皆称万人之敌,为世虎臣。”三国蜀大将关羽,字云长,河东解县人。在曹营时,曾斩袁绍将颜良,封汉寿亭侯。后拜前将军,攻败曹仁,威震华夏,称“万人敌”。后用为颂战将
同“祸及池鱼”。隋卢思道《劳生论》:“淫刑以逞,祸近池鱼,耳听恶来之谗,足践龙逢之血。”见“殃及池鱼”。隋·卢思道《劳生论》:“淫刑以逞,~。”【词语祸近池鱼】 成语:祸近池鱼汉语大词典:祸近池鱼
源见“北山移文”。讥弃隐出仕之人。唐罗隐《寄右省王谏议》诗:“鱼惭张翰辞东府,鹤怨周颙负北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