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造舟为桥

造舟为桥

诗经.大雅.大明》:“造舟为梁,不显其光?”

晋书.杜预传》:“预又以孟津险渡,有覆没之患,请建河桥于富平津。议者以为殷周所都(都,此指城邑),历圣贤而不作者,必不可立故也。预曰:‘“造舟为梁”,则河桥之谓也。’及桥成,帝从百僚临会,举觞属预曰:‘非君,此桥不立也。’”

“造舟为梁,不显其光?”是《大明》第五章的末二句。本章歌咏周文王迎亲时的情况。末二句的意思是说,迎亲之时,在渭水之上用船连成了浮桥,这正显示了那位后妃的荣耀。

晋杜预提出要在富平津黄河上建桥,但有人以殷周历代圣贤都不在此架桥为由,提出反对。杜预知识渊博,便举《诗经》中歌咏周文王连舟成桥的例子,指出这也是在河上建桥的一种方式。后终于在富平津建起一座连舟浮桥。后因用为咏连舟浮桥的典故。

宋.陆游《剑南诗稿》卷二十《送潘德久使蓟门》:“不须更议系河桥,北风正可乘冰渡(《后汉书.王霸传》:“霸恐惊众,欲且前,阻水,还即诡曰:‘冰坚可度。’……比至河,河冰亦合……”)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思发花前

    隋薛道衡《人日思归》诗:“入春才七日,离家已二年。人归落雁后,思发在花前。”后因以“思发花前”形容归心急切。宋 陈坦之《沁园春》词:“思发花前,人归雁后,误记归帆千里舟。”

  • 发丘中郎

    源见“摸金校尉”。指劫掠者。清顾炎武《岁九月虏令伐我墓柏》诗:“发丘中郎来,符牒百道声如雷。”

  • 存老马

    源见“养老马”。比喻善待曾出过力、有过贡献的老人。清钱谦益《天启乙丑五月奉诏削籍南归途中衔恩感事杂然成咏》之三:“远驾那须存老马,高飞谁与弋冥鸿?”

  • 玉不琢,不成器

    《礼记.学记》:“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学,不知道(道,此当指规律、事理)。”玉不经雕琢,不能成为器物;人不经过学习修养,不会成为有用之材。后因以“玉不琢,不成器”比喻必须经过锻炼培育,方能成就人才。汉

  • 形影相吊

    见〔茕茕孑立,形影相吊〕。主谓 吊,慰问。只有自己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。形容孤单,犹“形单影只”。三国魏·曹植《上责躬表》:“~,五情愧赧。”马车《说书人》:“既便碰了面,也尽量不呆太长的时间,总找个借

  • 国以民为本,民以食为天

    天:指所依靠的事物。 民众是国家的根本,吃饭是民众的头等大事。语出《三国志.吴志.陆凯传》:“先帝叹曰:‘国以民为本,民以食为天,衣其次也。三者,孤存之于心。’”《宋书.文帝纪》:“元嘉二十年二月壬

  • 青钱万选

    比喻文词出众。亦作“万选青钱”。出自唐张鷟(zhuó浊)之事迹。张鷟,唐高宗到唐玄宗时人,字文成,号浮休子。深州陆泽(今河北深县北)人。调露初(679年)登进士第。历任岐王府参军、长安尉、鸿胪丞、御史

  • 漉酒纱帽

    源见“酒漉纱巾”。指用纱巾漉酒。形容雅士的潇洒生活。元邵亨贞《兰陵王》词:“何时弭棹苏台侧,共漉酒纱帽,放歌瑶瑟。”

  • 痴儿公事了

    同“痴儿了公事”。宋辛弃疾《满庭芳.和洪丞相景伯韵》词:“痴儿公事了,吴蚕缠绕,自吐余丝。”

  • 夺笏击贼

    源见“击贼笏”。称颂人臣的忠贞和凛然正气。明李东阳《司农笏》诗:“司农手中无寸铁,夺笏击贼贼脑裂。”【典源】 《旧唐书·殷秀实传》:“明日,(朱)泚召秀实议事,源休、姚令言、李忠臣、李子平皆在坐。秀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