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轻裘缓带

轻裘缓带

裘:皮衣服。缓:宽松。穿着轻松柔软的皮衣,系着宽松的带子。形容态度闲适从容。典出晋羊祜之事迹。羊祜(221-278年),字叔子,泰山南城(今山东省费县西南)人,司马师妻弟。晋武帝司马炎泰始五年(公元269年)督荆州诸军事,镇襄阳,屯田储粮,做伐吴准备。屡请出兵,未能实现,临死时,推荐杜预接替自己。羊祜屯兵荆州之时,垦荒地,设学校,安抚远近,甚得江汉之地民心。并和东吴以信义各保边界。羊祜在军中也过得轻松舒适,常常穿着轻暖的皮衣,系着宽松的衣带,寝帐周围,只有十几个侍卫,并时常出去游猎而不处理政务。

【出典】:

晋书》卷34《羊祜传》1015页:“在军常轻裘缓带,身不被甲,铃阁之下,侍卫者不过十数人,而颇以畋渔废政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孔平仲《续世说·雅量》:“唐庄宗为晋王时,张彦作乱,王斩张彦及其党七人,余无所问。明日,王缓带轻裘而进,令张彦之卒擐甲执兵翼马而从。” 清·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12回:“乐和选十个彪形大汉,各带弓刀;自己轻裘缓带,骑着白马,到城门边,果然大开,昂然而入。”


并列 身穿轻而暖的皮衣,腰系宽松的大带子。形容从容闲适的神态。《晋书·羊祜传》:“祜在军常~,身不被甲。”△褒义。旧时多用来形容贵族阶层的潇洒风度。也作“轻裘大带”、“缓带轻裘”。


【典源】 《晋书·羊祜传》:“ (羊祜)在军常轻裘缓带,身不被甲,铃阁之下,侍卫者不过十数人。”

【今译】 晋代羊祜(字叔子) 都督荆州诸军事,为征南大将军,统率重兵。但他在军中常常不穿甲胄,只穿轻暖的皮衣,系宽松的带子,侍卫不过十几人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将领风度闲适,雍容倜傥。

【典形】 缓带、缓带将军、缓带轻裘、轻裘、轻裘缓带、羊祜风流、风流羊叔子、叔子风流。

【示例】

〔缓带〕 宋·苏轼《送蒋颖叔帅熙河》:“苟无深入计,缓带我亦可。”

〔缓带将军〕 清·诸可宝《莺啼序·丁卯舟次纪感》:“刚看到,大旗红日,万骑千乘,缓带将军,列侯开府。”

〔缓带轻裘〕 宋·朱熹《伏读二刘公瑞岩留题感事》:“缓带轻裘成昨梦,遗风余烈到如今。”

〔轻裘〕 宋·宋祁《真定述事》:“四十年来民缓带,使君何事不轻裘?”

〔轻裘缓带〕 宋·王安石《次韵酬子玉同年》:“塞垣高垒深沟地,幕府轻裘缓带时。”


【词语轻裘缓带】  成语:轻裘缓带汉语词典:轻裘缓带

猜你喜欢

  • 敌国舟中

    源见“舟中敌国”。比喻敌人就在身边。唐柳宗元《古东门行》:“羌 胡毂下一朝起,敌国舟中非所拟。”

  • 管城子无食肉相

    管城子:毛笔的别名。唐韩愈《毛颖传》云:“秦皇帝使(蒙)恬赐之(指兔)汤沐,而封诸管城,号曰‘管城子’。”这里借指读书人。食肉相:意即封侯之相。《后汉书.班超传》:“超问其状,相者言曰:‘生燕颔虎颈,

  • 无巧不成话

    话:即“说话”。唐宋人称说书为“说话”。 没有巧合的情节就不能成为说书人说故事的材料。语出《醒世恒言.卖油郎独占花魁》:“瑶琴坐于土墙之下,哀哀而哭。自古道:‘无巧不成话。’恰好有一人从墙下而过,那

  • 柱头丁令威

    源见“辽东鹤”。指得道登仙者。元贡性之《题息斋竹次韵》:“飙车摇摇渺何许,疑是柱头丁令威。”

  • 鹊填河

    同“鹊填桥”。唐白居易《和微之诗.和祝苍华》:“秃似鹊填河,堕如乌解羽。”清 叶衍兰《菩萨蛮.甲午感情》:“珊瑚金翡翠,滴尽鲛人泪。遗恨鹊填河,波斯得宝多。”【词语鹊填河】   汉语大词典:鹊填河

  • 吓人腐鼠

    源见“鸱得腐鼠”。喻忌妒贤能的卑贱者。清陈维崧《沁园春.余卧病澄江不能应试主者颇难之》词:“归去尔,尽吓人腐鼠,笑我醯鸡。”

  • 雎鸠

    源见“关雎”。咏佳偶的典故。明汪廷讷《种玉记.尚主》:“偕伉俪,乐衾裯;歌燕尔,咏雎鸠。”【词语雎鸠】   汉语大词典:雎鸠

  • 肉屏风

    同“肉阵”。明杨慎《临江仙.题春夜宴桃李园图》词:“璚枝璧月锦帘栊,香寒心字篆,花暖肉屏风。”【典源】 五代·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下·肉阵》:“杨国忠于冬月,常选婢妾肥大者,行列于前,令遮风。盖藉人之

  • 临深履冰

    《诗经.小雅.小曼》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临深渊,履薄冰,形势危险,极恐坠落,故须十分小心。后因用以形容小心翼翼,不敢稍有疏忽。元.施君美《幽闺记.绿林寄迹》:“我只得临深履薄,悚惧恐惶

  • 闻虎啸

    源见“虎溪相送”。喻与僧人相别。清程先贞《十月初以事至东皋》诗:“白社归来闻虎啸,《黄庭》写出换鹅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