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诚惶诚恐

诚惶诚恐

诚,实在,的确。“诚惶诚恐”是封建时代臣下上给皇帝奏章中的常用语。表示对皇帝极其尊敬,实在感到畏惧不安。后也用于含讥讽意味的不安表现。杜诗(?-38年)字君公,河内汲(今河南汲县)人。少有才能,王莽时曾为郡功曹;更始入关,又任职大司马府,后降刘秀,任侍御史等职。建武七年(31年)擢南阳太守,轻徭薄赋,奖劝农业,“造作水排,铸作农器”。当地百姓称颂他说:“前有召父,后有杜母。”光武帝大封功臣时,杜诗以降臣而居高位,心中十分不安,因而上书要求让出南阳太守职位,降级使用。他说:“我的才能本来极其平庸,只是在您开创大业之时,有才能的人大多随军战斗,人才十分缺乏,才使我得受大恩。以致让许多有功之臣怀才不遇而不满,对此,我心中十分惶恐不安。”光武帝因为他有行政才干,始终没有批准他的要求。

【出典】:

后汉书》卷31第1096页,《杜诗传》:“‘臣诗伏自惟忖,本以史吏一介之才,遭陛下创制大业,贤俊在外,空乏之间,超受大恩,牧养不称,奉职无效,久窃禄位,令功臣怀愠,诚惶诚恐。’……帝惜其能,遂不许之”。

【例句】:

三国·魏·曹植《上责躬应诏恃表》“臣植诚惶诚恐,顿首顿首。” 唐·韩愈《潮州刺史谢上表》:“潮州刺史既免刑诛,又获禄食。圣恩弘大,天地莫量,破脑刳心,岂足为谢,臣某诚惶诚恐,顿首顿首。”


并列封建时代奏章中的套话。表示惶恐不安。元·高明《琵琶记·丹陛陈情》:“干渎天威,臣谨~,稽首顿首。”今泛用以形容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。周梅森《沦陷》:“王学态当下明白了,心中暗自好笑,脸上却作出~的样子:‘曹……曹组长好像没别……别的意思,是不是指您在香港高……高升吧!’”△用于心情。→惴惴不安 战战兢兢 如履薄冰 ↔泰然处之 泰然自若 处之泰然 心安神泰。也作“诚惶诚惧”、“诚恐诚惶”。


【词语诚惶诚恐】  成语:诚惶诚恐汉语词典:诚惶诚恐

猜你喜欢

  • 仙桂高折

    源见“蟾宫折桂”。喻科举及第。宋无名氏《百字歌.寿张簿》词:“才华拔萃,早宜仙桂高折。”

  • 辞小秩

    源见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。指辞官归隐。小秩,微薄的俸禄。唐韦应物《沣上西斋寄诸友》诗:“等陶辞小秩,效朱方负樵。”

  • 允恭克让

    允:诚实。恭:恭谨。克:能。让:让贤。 忠诚谨慎,推贤让能。 形容人的美德。语出《书.尧典》:“允恭克让,光被四表。”晋.潘岳《司空密陵侯郑袤碑》:“於铄元侯,则天垂象,弘操岳峻,宇量深广。允恭克

  • 海禽不怿

    《庄子.至乐》:“昔者海鸟止于鲁郊,鲁侯御而觞之于庙,奏九韶以为乐,具太牢以为膳。鸟乃眩视忧悲,不敢食一脔,不敢饮一杯,三日而死。此以己养养鸟也,非以鸟养养鸟也。”鲁侯不知养鸟之道,而以养己的方法养鸟

  • 献玉

    源见“和氏之璧”。谓向朝廷国家献才智。唐陆畅《下第后病中》诗:“献玉频年命未通,穷秋成病悟真金。”【词语献玉】   汉语大词典:献玉

  • 持螯拍浮

    同“持螯把酒”。清 毛莹《玉芙蓉.寿金伯维六秩》词:“雕龙手,持螯拍浮,拼得个拥红炉稳做醉乡侯。”【典源】《艺文类聚》卷四十八引南朝宋·何法盛《晋中兴书》:“ (毕) 卓常谓人曰:‘右手持酒卮,左手持

  • 乌有先生

    汉.司马相如《子虚赋》:“楚使子虚使于齐,王悉发车骑,与使者出畋。畋罢,子虚过姹乌有先生,亡是公存焉。”“乌有先生”系司马相如虚拟的人名。乌有,即没有。乌有先生,即本无此人,语含荒诞不径之意。司马迁《

  • 朱公叔

    《后汉书.朱晖传》附《朱穆传》:“穆字公叔。年五岁,便有孝称。父母有病,辄不饮食,差乃复常。及壮耽学,锐意讲诵,或时思至,不自知亡失衣冠,颠队坑岸。……其尊德重道,为当时所服。……穆又著《绝交论》,亦

  • 隼旗

    同“隼旟”。唐岑参《送羽林长孙将军赴歙州》诗:“隼旗新刺史,虎剑旧将军。”【词语隼旗】   汉语大词典:隼旗

  • 桃李年

    《诗经.召南.何彼秾矣》:“何彼秾矣,华如桃李。”《何彼秾矣》用“华如桃李”来形容王姬的艳丽容貌。后以“桃李年”或“桃李时”比喻女子的青春年华和美丽的容貌。唐.陈子昂《感遇诗三十八首》其二十六:“日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