凝滞( ㄓˋ zhì ):本义是水流不通畅,引申为拘泥、固执的意思。 一个聪明睿智的人是不为外物所拘束的。 表示圣人能随时变化。语出《楚辞.渔父》:“圣人不凝滞于物,而能与世推移。”宋.邵伯温《
同“窥豹一斑”。宋黄庭坚《平阴张澄居士隐处三诗.仁亭》:“德人墙九仞,强学窥一斑。”
源见“陵母伏剑”。谓识大局,知兴亡。汉班彪《王命论》:“是故穷达有命,吉凶由人,婴母知废,陵母知兴。”【词语陵母知兴】 成语:陵母知兴汉语大词典:陵母知兴
源见“髀肉复生”。形容戎马倥偬,奔波忙碌。宋郑獬《读蜀志》诗:“髀肉消来还感泣,争教汉鼎不三分!”亦用以形容忧愁。宋杨亿《洞户》诗:“东城剑骑何曾出,只为离愁髀肉消。”
源见“宣室召”。指君王征召才士的诏令。唐白居易《寄题周至厅前双松》诗:“忽奉宣室诏,征为文苑臣。”
树木因蠹虫多而蛀坏折断,墙因孔隙逐渐增大而倒坏,比喻败类众多,必至败坏国家。《商君书.修权》:“谚曰:‘蠹众而木折,隙大而墙坏。’故大臣争于私,而不顾其民,则下离上,下离上者,国之隙也;秩官之吏,隐下
形容写作诗文精益求精,反复推敲,功夫很深。唐代皮日休《刘枣强碑》:“自李太白百岁,有是业者,雕金篆玉,牢奇笼怪。百锻为字,千炼成句,虽不在躅太白,亦后来之佳作也。”躅( ㄓㄨㄛˊ zhuó 浊):
后梁朱温赞颂后唐李存勖才干的话。宋代朱熹《资治通鉴.纲目》:“晋王李存勖,攻梁夹寨破之。朱温闻之,惊叹曰:‘生子当如李亚子,克用为不亡矣,至如吾儿豚犬耳。’”亚子:李存勖幼时之名。克用:亚子父。
同“难兄难弟”。宋郭应祥《菩萨蛮.去岁寿李嗣立》词:“两个老人星,君家难弟兄。”
同“分虎竹”。唐杜甫《八哀诗.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》诗:“几分汉廷竹,夙拥文侯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