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褒姒惑周

褒姒惑周

褒姒(Bāo Sì包四):褒国姓姒的女人,周幽王宠立为王后,遂失信于诸侯,而导致自己败死。比喻帝王荒淫无道,迷恋女色而祸国害己。周幽王(?——前771年)宠爱褒国进献的姒女,废申后,继立褒姒为王后。褒姒不喜爱笑,周幽王想尽办法让她笑,褒姒仍旧不笑。周幽王原来准备有烽燧和大鼓,是准备有外敌入侵点燃烽火报警用的。周幽王点燃了烽火,各地诸侯都起兵来救援,来到却不见有外侵敌寇,诸侯们失望,褒姒见诸侯们忙乱混杂,却大笑起来,周幽王很高兴,以后几次点燃烽火,为褒姒发笑。这样逐渐失信于诸侯,他们再也不来上当了。后来,西方外族犬戎攻打周幽王,周幽王急燃烽火召各地诸侯来救,但都怕上当,谁也不来了。犬戎在骊山(今陕西临潼东南)下将周幽王杀死,褒姒也被俘虏,并把周王室及民间财物抢掠走。此典又作“伪烽”、“褒女笑”、“举烽”、“周惑褒姒”、“烽火戏诸侯”、“举火取笑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4《周本纪》147、148、149页:“幽王嬖(bì毕,宠爱)爱褒姒。”“褒姒不好笑,幽王欲其笑万方,故不笑。幽王为烽燧大鼓,有寇至则举燧火。诸侯悉至,至而无寇,褒姒乃大笑,幽王说(yuè越,通“悦”,高兴)之,为数举烽火。其后不信,诸侯益亦不至。”“西夷犬戎攻幽王。幽王举烽火征兵,兵莫至。遂杀幽王骊山下,虏褒姒,尽取周赂而去。”

【例句】:

晋·潘岳《西征赋》:“举伪烽以沮众,淫嬖褒以纵慝。” 唐·李白《雪谗诗赠友人》:“妲己灭纣,褒女惑周。天维荡覆,职此之由。” 唐·李商隐《华清宫》:“未免被他褒女笑,只教天子暂蒙尘。” 宋·苏轼《骊山三绝句》之二:“几变雕墙几变灰,举烽指鹿事悠哉。” 宋·汪元量《余将南归燕赵》:“周惑褒姒烽火起,纣惑妲己贤人死。” 元·郑廷玉《楚昭王疏者下船》:“俺不曾创盖摘星楼,又不曾烽火戏诸侯。” 元·白朴《梧桐雨》:“须不似周褒姒举火取笑,纣妲己敲胫觑人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枕流意

    源见“漱石枕流”。谓归隐山林的意愿。唐薛涛《酬雍秀才贻巴峡图》:“感君识我枕流意,重示瞿塘峡口图。”

  • 清樽十日留

    源见“平原十日饮”。谓朋友连日欢聚。清顾炎武《屈山人大均自关中至》诗:“何期绝塞千山外,幸有清樽十日留。”

  • 总角之交

    借指童年好友。清霁园主人《夜谭随录·崔秀才》: “莫逆之交不足恃矣,然总角之交,应非泛泛也。” 参见:○总角之好见“总角之好”。李约《秦始皇大传》25章:“‘当然,大人和主上是从小玩到大的~!’吴石赶

  • 尧天

    源见“尧天舜日”。谓尧能法天而行教化,因以“尧天”称颂帝王盛德和太平盛世。唐杜审言《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》:“小臣持献寿,长此戴尧天。”郭沫若《归国杂咏》:“托身期泰岱,翘首望尧天。”【词语尧

  • 是可忍,孰不可容

    同“是可忍,孰不可忍”。唐郑亚《唐丞相太尉卫国公李德裕会昌一品制集序》:“况明皇旧宫,天井内地,跨连河北,胁倚山东,岂有行有匪人,坐为污俗,若是可忍,孰不可容!”见“是可忍,孰不可忍”。《梁书·元帝纪

  • 戏彩阶庭

    源见“老莱娱亲”。在庭院里着彩衣作儿戏以娱双亲。谓孝事父母。明无名氏《精忠记.饯别》:“三箭天山,唾首功名,他日归来,戏彩阶庭。”

  • 汉后轻

    源见“掌上舞”。形容姿态轻盈。唐李山甫《燕》诗:“整羽庄姜恨,回身汉后轻。”

  • 梅驿

    同“梅花驿”。宋陆游《蓦山溪.送伯礼》词:“梅驿外,蓼滩边,只待除书看。”【词语梅驿】   汉语大词典:梅驿

  • 心存阙

    同“心在魏阙”。唐李商隐《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》:“徒欲心存阙,终遭耳属垣。”

  • 井底之蛙

    同“井蛙”。元关汉卿《裴度还带》二折:“如今有等轻薄之子,重色轻贤,真所谓井底之蛙耳。”偏正 生活在井底的青蛙只看见很小一块天。比喻阅历浅短的人。语本《庄子·秋水》:“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,拘于虚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