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作“百不一失”,“百无一失”。百:形容“多”。爽:失;差。指一百次中没有一次失误或差错。 戴敦元(?-1834年),字金溪,开化(今浙江开化县)人。幼年读书记忆力强,十岁举称神童。当时学政考他,他下
同“鹏程万里”。南唐李中《给张拾遗》诗:“献替频陈忠誉播,鹏霄万里展雄飞。”见“鹏程万里”。南唐·李中《献张拾遗》诗:“献替频陈忠誉播,~展雄飞。”【词语鹏霄万里】 成语:鹏霄万里汉语大词典:鹏霄万
源见“犁生骍角”。比喻劣父。《聊斋志异.柳生》:“犁牛尚有子,何害?”又:“尚未知犁牛,何知其子?”【词语犁牛】 汉语大词典:犁牛
同“萱堂”。元高文秀《襄阳会》二折:“你孩儿则要侍奉萱亲,修真养性。”明沈采《千金记.省女》:“感得萱亲言善,奈终身贫苦,衣食全悭。”【词语萱亲】 汉语大词典:萱亲
源见“蒹葭玉树”。称美他人的品貌。唐杜甫《饮中八仙歌》:“举觞白眼望青天,皎如玉树临风前。”源见“谢庭兰玉”。喻称优秀子弟。唐杜甫《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》诗之一:“叔父朱门贵,郎君玉树高。”《二刻拍案惊
《吕氏春秋.异宝》:“孙叔敖疾将死,戒其子曰:‘王数封我矣,吾不受也。为我死,王则封汝,必受无利地。楚越之间,有寝之丘者,此其地不利,而名甚恶。荆人畏鬼而越人信禨,可长有者唯此也。’”《史记.滑稽列传
源见“采薇”。借指坚持节操的隐士。金元好问《太原》诗:“南渡衣冠几人在,西山薇蕨此生休。”
《论语.卫灵公》:“子张问行。子曰:‘言忠信,行笃敬,虽蛮貊之邦,行矣。言不忠信,行不笃敬,虽州里,行乎哉?’”貊音mò。孔子教诲弟子子张说:“说话讲忠信,行为讲笃敬,即使到了少数民族地区,也可以行得
《东观汉记.姜诗》:“姜诗字士游,广汉雒人也。适值年荒,与妇傭作养母。诗性至孝,母好饮江水,令儿常取水,溺死。夫妇痛,恐母知,诈曰‘行学’,岁岁做衣,投于江中。俄而涌泉出舍侧,味如江水,日生鲤鱼一双。
同“如椽笔”。金高永《大江东去.滕王阁》词:“遥忆才子当年,如椽健笔,坐上题佳句。”见“大笔如椽”。宋·刘过《水龙吟》:“想见鸾飞,~,檄书亲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