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蒹葭倚玉树

蒹葭倚玉树

世说新语.容止》:“魏明帝(曹叡)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,时人谓‘蒹葭倚玉树’。”

蒹葭,芦苇,是俗贱之物,用以比毛曾;玉树,高贵美好之物,用以比规格负一时重望的夏侯玄。“蒹葭倚玉树”,常用比喻两人美恶相差太远,放到一处极不相称。

明.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七:“小女娇痴慕学,得承高贤不弃,今幸结此良缘,兼葭倚玉,惶恐,惶恐。”


主谓 芦苇倚靠槐树一起生长。比喻两个极不相称的人处在一起,相差很大。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:“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,时人谓‘~’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表示两者间差别悬殊。→驽骥同辕 ↔半斤八两。也作“蒹葭倚玉”、“蒹葭玉树”。


【典源】 《三国志·魏书·夏侯玄传》:“玄字太初。少知名,弱冠为散骑黄门侍郎。尝进见,与皇后弟毛曾并坐,玄耻之,不悦形之于色。明帝恨之,左迁为羽林监。”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:“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,时人谓‘蒹葭 (jianjia) 倚玉树。’”

【今译】 三国魏夏侯玄字太初,年少时即有声名,二十岁任散黄门侍郎。一次夏侯玄进见,魏明帝让他与皇后弟毛曾坐在一起,夏侯玄以此为耻,面露不悦。当时人称这是“蒹葭 (芦苇一类的水草) 倚傍玉树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二人相比,美恶相去甚远; 也以“倚玉”等自谦与他人共事。

【典形】 寒葭思倚玉、蒹葭琼树、琼树倚、身倚玉、偎琼树、倚玉、倚玉蒹葭、玉树扶枯蒹、玉树连、惊玉树、枯葭惭玉树。

【示例】

〔寒葭思倚玉〕 宋·舒雅《答钱少卿》:“每见寒葭思倚玉,忽临秋水得双鱼。”

〔蒹葭琼树〕唐·白居易《和微之道保生三日》:“但恐持相并,蒹葭琼树枝。”

〔琼树倚〕 唐·令狐楚《省中直夜对雪寄李师素》:“静怀琼树倚,醉忆玉山颓。”

〔身倚玉〕 唐·元稹《答姨兄胡灵之见寄》:“何由身倚玉,空睹翰飞琼。”

〔倚玉〕 唐· 韩愈《和席八十二韵》:“倚玉难藏拙,吹竽久混真。”

〔倚玉蒹葭〕 明·汤显祖 《牡丹亭》:“恨单条不惹的双魂化,做个画屏中倚玉蒹葭。”

〔玉树扶枯蒹〕 清·唐孙华《次韵酬宫恕堂》:“望衡今幸得好友,聊凭玉树扶枯蒹。”

〔玉树连〕 唐·王维 《哭祖六自虚》:“谬合同人旨,而将玉树连。”


【词语蒹葭倚玉树】  成语:蒹葭倚玉树汉语词典:蒹葭倚玉树

猜你喜欢

  • 元礼同舟

    源见“李郭同舟”。李膺,字元礼。谓知己好友同游。唐李白《陪族叔刑部侍郎晔等游洞庭》诗之三:“洛阳才子谪湘川,元礼同舟月下仙。”

  • 茂先博物

    《晋书.张华传》:“……华学业优博,辞藻温丽,朗赡多通,图纬方伎之书莫不详览。”“著《博物志》十篇,及文章并行于世。”西晋学者、文学家张华(字茂先)知识广博,文辞华美,著有《博物志》十篇。后世诗文中常

  • 蚊虻走牛羊

    汉代刘向《说苑.说丛:》“蠹蝝剖柱梁,蚊虻走牛羊。”蝝( ㄩㄢˊ yuán 缘):蝗子:意谓蠹虫、蝗子能蛀破硕大的柱子、栋梁、蚊虫、虻虫能驱使牛羊逃跑。比喻小能制大。

  • 蜗牛角

    源见“蛮触交争”。比喻细微之处。多指功名利禄。宋曹冠《念奴娇.县圃达观赏岩桂》词:“堪笑利锁名缰,向蜗牛角上,所争何事?”

  • 青出于蓝而青于蓝

    比喻学生胜过老师。《荀子.劝学》:“青,取之于蓝而青于蓝;冰,水为之而寒于水。”蓝,蓝草,可作青色染料。

  • 妙手空空

    《太平广记》卷一百九十四引裴铏《传奇.聂隐娘》:“后夜当使妙手空空儿继至。空空儿之神术,人莫能窥其用,鬼莫得蹑其踪。”妙手空空儿是唐传奇中的一个剑侠,在被派去刺杀大官僚刘昌裔时,因刘亦有女侠聂隐娘保护

  • 意气扬扬

    汉.司马迁《史记.管晏列传》:“晏子为齐相,出,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。其夫为相御,拥大盖,策驷马,意气扬扬,甚自得也。既而归,其妻请去。”后因以“意气扬扬”用为形容十分得意或气概高昂的样子的典故。明

  • 吾将老焉

    我将在那里终老。 表示已准备好养老之所。语出《左传.隐公十一年》:“使营菟裘,吾将老焉。”三国.魏.应璩《与从弟君苗君胄书》:“郊牧之田,宜以为意,广开土宇,吾将老焉。”唐.陈子昂《送吉州杜司户审言

  • 悬帐

    晋.卫恒《四体书势》:“魏武甚爱梁鹄书,尝悬著帐中,及以钉壁玩之。”事又载《晋书.卫恒传》。东汉书法家梁鹄,善作八分体,尤其擅长写大字。鹄先投刘表,后归附曹操。曹操十分欣赏梁鹄的书法,不仅宫殿上大多悬

  • 陈遵醴醹

    源见“陈遵投辖”。借指好客主人所进的美酒。清吴嘉纪《范公堤行呈汪芾斯先生》诗:“闵贡口腹羞累令,陈遵醴醹会盈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