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萧朱结绶

萧朱结绶

萧朱:指西汉人萧育与朱博。结绶:结印绶,比喻互相推荐而同显荣于世。萧育字次君,是萧望之的儿子,他为人严峻威猛,屡次因得罪上司而被罢官,很少得到升迁。年轻时,萧育和陈咸、朱博是好友。过去有王阳、贡公互相援引的美谈,所以长安有俗语说:“萧朱互相援引,王贡相互推荐”,就是说朋友间互相荐举而共同显达。当初萧育和陈咸都因是公卿子弟而名声显扬,陈咸显达在先,18岁任左曹,二十出头就当上御史中丞。当时朱博还只任杜陵亭长,被陈咸、萧育援引而入仕。三位好友同任刺史、郡守,后来都列于九卿的高位。但朱博后来居上,官位比陈咸、萧育要高,最后当上丞相。萧育和朱博后来产生隔阂,友谊中断了,所以人们认为交友是很难的。后以“萧朱结绶”为朋友互相援引的典故,亦用以咏官场交谊化友为仇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78《萧望之传》3290、3291页:“(萧)育为人严猛尚威,居官数免,稀迁。少与陈咸、朱博为友,著闻当世。往者有王阳、贡公,故长安语曰:‘萧朱结绶,王贡弹冠’,言其相荐达也。始育与陈咸俱以公卿子显名,咸最先进,年十八为左曹,二十余御史中丞。时朱博尚为杜陵亭长,为咸、育所攀援,入王氏。后遂并历刺史郡守相,及为九卿,而博先至将军上卿,历位多于咸、育,遂至丞相。育与博后有隙,不能终,故世以交为难。”

【例句】:

南朝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王丹传》:“交道之难,未易言也。世称管鲍,次则王贡。张陈(指张耳、陈余)凶其终,萧朱隙其末,故知全之者鲜矣!” 唐·骆宾王《帝京篇》:“赵李经过密,萧朱交结亲。” 唐·陈子昂《江上暂别萧四刘三旋欣接遇》:“结绶还逢育,衔杯且对刘。” 唐·李白《古风》之59:“张陈竟火灭,萧朱亦星离。” 唐·白居易《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》:“名声逼杨马,交分过萧朱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存留谏笏

    源见“魏公笏”。表示先辈政绩卓著和家世荣显。宋刘克庄《沁园春.四和》词:“抖擞空囊,存留谏笏,犹带虚皇案畔香。”

  • 呼嵩

    源见“嵩岳三呼”。指向帝王祝颂。明唐顺之《观中州进贺长至表笺恭述》诗:“望日扳仙仗,呼嵩绕御床。”【词语呼嵩】   汉语大词典:呼嵩

  •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,有如白水

    所:假设连词,如,若。舅氏:指晋文公之舅狐偃。 如果不和舅舅一条心的话,有白水为证。本是晋文公对舅犯所发的誓言。语出《左传.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及河,子犯以璧授公子,曰:‘臣负羁绁从君巡于天下,臣之罪

  • 观过斯知仁矣

    过:错误。仁:这里同“人”。 看一个人所犯错误的性质,就可以知道他的为人。语出《论语.里仁》:“人之过也,各于其党。观过,斯知仁矣。”《后汉书.吴祐传》:“掾以亲故,受污秽之名,所谓观过斯知仁矣。”

  • 刿目鉥心

    刿:( ㄍㄨㄟˋ guì ):刺伤。鉥( ㄕㄨˋ shù ):用针刺。 伤目刺心。 犹言“呕心沥血”。语出唐.韩愈《贞曜先生墓志》:“及其为诗,刿目鉥心。”元.马端临《文献通考.序》:“虽复穷

  • 东山哀乐

    同“东山丝竹”。清冯煦《满江红.同二泉师登金山作》词:“北府兴衰归逝水,东山哀乐付残阳。”

  • 日中则昃,月盈则食

    昃( ㄗㄜˋ zè ):日西斜。盈:满。食:同“蚀”,日月亏缺。 太阳到了正午时就开始西斜,月亮到了最圆时就开始亏缺。 比喻事物发展到极端,就会向相反方面转化。语出《易.丰》:“日中则昃,月盈则

  • 电中天笑

    源见“玉女投壶”。指天空闪电。清黄遵宪《久旱雨霁丘仲阏过访饮人境仲阏有诗兼慨近事依韵和之》之二:“海外瀛谈劳炙輠,电中天笑诧投壶。”

  • 黄鹄志

    汉.刘向《列女传.鲁寡陶婴》载:陶婴少寡,作歌明己之不改嫁:“悲黄鹄之早寡兮,七年不双。宛颈独宿兮,不与众同。夜半悲鸣兮,想其故雄。天命早寡兮,独宿何伤?寡妇念此兮,泣下数行!呜呼悲兮,死者不可忘。飞

  • 求凰弄

    源见“琴挑文君”。指男子求偶之乐。宋贺铸《梦相亲.木兰花》词:“清琴再鼓《求凰》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