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守株待兔”。用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或妄想不劳而获,坐享其成。唐欧阳詹《送王式东游序》:“予怀待兔之固,犹伺北阙寝书之报;公范见变豹之理,将东游诸侯之国。”宋范仲淹《临川羡鱼赋》:“亦犹射雉之子,即
源见“蓝桥”。指男女欢情。明汤显祖《紫钗记.堕钗》:“道千金一笑相逢夜,似遇蓝桥那般欢惬。”
源见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。谓为生计而屈身事人。宋苏轼《欧阳叔弼见访》诗:“重以五斗米,折腰营口腹。”
同“堕马髻”。明陈子龙《越中清明忆长安作》诗:“袖分鸭绿盘龙绣,鬓压鸦青堕马妆。”清 二石生《十洲春语》:“夜烛飞鸾影,晨奁堕马妆。”【词语堕马妆】 汉语大词典:堕马妆
同“击楫中流”。元戴良《怀宋庸庵》诗:“祖逖念时空击楫,仲宣多难但登楼。”清徐釚《晚发京口》诗:“已从击楫悲荒垒,更想沉舟听鼓鼙。”【词语击楫】 汉语大词典:击楫
同“青女司霜”。宋苏舜钦《依韵和伯镇中秋见月九日遇雨之作》:“青娥借霜洗夜月,兼以皓露驱纤埃。”
原作宠辱若惊,意指人患得患失,故无论受宠受辱,都不免惊恐。后人反其意用为宠辱不惊。意谓置个人得失于度外,受宠受辱皆无动于衷。老子说,世人爱虚荣已达到惊恐的程度,把虚荣象生命一样看重。什么叫作爱虚荣以至
《尚书.周书.君奭》:“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。亦惟有若虢叔,有若闳夭,有若散宜生,有若泰颠,有若南宫括。”旧题汉.孔安国传:“凡五臣佐文王为胥附、奔走、先后、御侮之任。”颠夭是周文王的贤臣泰颠、闳夭的
源见“唾壶击缺”。形容忧愤之心。明袁宏道《得李宏甫先生书》诗:“悲哉击筑泪,已矣唾壶心。”【词语唾壶心】 汉语大词典:唾壶心
源见“海屋添筹”。增年益岁,为人祝寿之语。明吴承恩《贺金秋泉翁媪障词》:“千岁灵筹,言双添乎海屋;四时寿酒,幸两接乎蓬莱。”【词语灵筹】 汉语大词典:灵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