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荀氏八龙

荀氏八龙

借指德才出众的八个兄弟。唐包何《相里使君第七男日》诗: “荀氏八龙唯欠一,桓山四凤已过三。” 参见:○荀家兄弟


【典源】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陈太丘诣荀朗陵”条注引晋· 张璠《汉纪》曰:“ (荀) 淑有八子: 俭、鲲、靖、寿、汪、爽、肃、敷。淑居西豪里,县令苑康曰:‘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’,遂署其里为高阳里。时人号曰八龙。”《后汉书·荀淑列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后汉荀淑品行高尚而博学多闻,有八个儿子,其字中皆有“慈”字,都很有名声,当时人称之为“八龙”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兄弟皆知名出众。

【典形】 八慈、八龙、八龙荀、荀龙、荀氏八龙、八龙兄弟。

【示例】

〔八慈〕 宋·苏轼《过于海舶得迈寄书》:“庶几门户有八慈,不恨居邻无二仲。”

〔八龙〕 唐·李白《早夏于将军叔宅与诸昆季》:“八龙增秀以列次,五色相辉而有文。”

〔八龙荀〕 唐·元稹《代曲江老人白韵》:“雄推三虎贾,秀擢八龙荀。”

〔荀龙〕 唐·李商隐《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洒》:“嵇鹤元无对,荀龙不在夸。”

〔荀氏八龙〕 明·汤显祖《紫箫记》:“正是贾家三虎,伟节最著; 荀氏八龙,慈明无双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革面悛心

    见“洗心革面”。唐·刘禹锡《代谢赴行营表》:“以忠义感胁从之伍,以含弘安反侧之徒。~,期乎不日。”【词语革面悛心】  成语:革面悛心汉语大词典:革面悛心

  • 言之无文,行之不远

    亦作“言之无文,行而不远”、“言之不文,行之不远”。说话没有文采,就传播不远。《左传.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仲尼曰:‘《志》有之:“言以足志,文以足言。”不言,谁知其志?言之无文,行而不远。’”《孔子家语

  • 以战去战

    用战争来制止战争。《商君书.画策》:“故以战去战,虽战可也。以杀去杀,虽杀可也。以刑去刑,虽重刑可也。”偏正 用战争消灭战争。《后汉书·耿秉传》:“~,盛王之道。”△褒义。用于制止不义战争方面。→以杀

  • 徽之棹

    源见“访戴”。指访友之船。唐李端《旅舍对雪赠考功王员外》诗:“独望徽之棹,青山在雪中。”

  • 听履

    源见“郑履”。指帝王亲近的重臣。唐杜甫《上韦左相二十韵》:“持衡留藻鉴,听履上星辰。”【词语听履】   汉语大词典:听履

  • 暴尪

    《左传.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夏大旱,公欲焚巫尪。”晋.杜预注:“巫尪,女巫也,主祈祷请雨者。或以为尪非巫也,瘠病之人,其面上向,俗谓天哀其病,恐雨入其鼻,故为之旱,是以公欲焚之。”尪,音wāng,同汪音

  • 锦帐

    同“锦帐郎”。唐杜牧《新转南曹未叙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吴兴书此篇以自见志》诗:“喜抛新锦帐,荣借旧朱衣。”同“锦步障”。唐 侯冽《金谷园花发怀古》诗:“犹疑施锦帐,堪叹罢朱纨。”【词语锦帐】   汉语大词

  • 竹帛

    竹简和白绢,古代供书写之用。此典指汉景帝颁发诏书,认为汉文帝的功德可以书写竹简和白绢,载入史册。汉景帝(前188——前141年),姓刘名启,是汉文帝刘恒之子。汉文帝刘恒于后元七年(前157年)病死,刘

  • 巷南

    源见“未能免俗”。借指穷巷。唐元稹《酬孝甫见赠十首》之八:“巷南唯有陈居士,时学文殊一问来。”

  • 楚台风

    同“楚王风”。宋柳永《夏云峰》词:“楚台风快,湘簟冷、昶披襟。”宋 陈樾《休沐端居有怀希圣》诗:“琼屑半和仙掌露,兰沼轻泛楚台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