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耻与哙伍

耻与哙伍

史记.淮阴侯列传》载:汉初,韩信由楚王降封为淮阴侯,日夜怨望。有一次,他顺便去看望舞阳侯樊哙,“哙跪拜送迎,言称臣,曰:‘大王乃肯临臣。’信出门,笑曰:‘生乃与哙等为伍。’”后以“耻与哙伍”指不愿与粗鄙庸俗的人为伍。元耶律楚材《用前韵感事》之一:“生平耻与哙伍行,杜门养拙安天常。”


述宾 伍,一伙,同类。以与樊哙一伙而感到羞耻。泛指不愿与粗鄙的人交往。语本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汉初,韩信由楚王降为淮阴侯,日夜怨望。当他去看望樊哙时,得到了樊哙的跪拜送迎,出来后,韩信笑着说:‘生乃与哙等为伍。’”元·耶律楚材《用前韵感事》之一:“生平~行,杜门养拙安天常。”△多用于交友谨慎方面。


【典源】 《史记· 淮阴侯列传》:“ (韩) 信知汉王畏恶其能,常称病不朝从。信由此日夜怨望; 居常鞅鞅,羞与绛、灌同列。信尝过樊将军哙,哙跪拜送迎,言称臣,曰:‘大王乃肯临臣!’信出门,笑曰:‘生乃与哙等为伍!’”《汉书·韩信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汉韩信由楚王被贬为淮阴侯后,知道汉帝刘邦猜忌他的才能,常常称病不上朝。日夜闷闷不乐,羞与绛侯周勃,颍阴侯灌婴等并列。韩信曾去樊哙家中作客,樊哙已封舞阳侯,但对韩信仍跪拜送迎,自称臣,说:“大王肯光临臣家,实在荣幸!”韩信出门,笑着说:“想不到我竟跟樊哙这些人为伍了!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不屑与比自己差的人为伍。

【典形】 耻与哙伍、哙等伍、哙伍、伍哙、与哙伍,淮阴伍哙。

【示例】

〔耻与哙伍〕 元·耶律楚材《用前韵感事》:“生平耻与哙伍行,杜门养拙安无常。”

〔哙等伍〕 宋·苏轼《生日蒙刘景文以古画松鹤为寿》:“君今哙等伍,志与湛辈各。”

〔哙伍〕 清·归庄《赠陆桴亭》:“君是泰师我敢友,生非哙伍尔能知。”

〔伍哙〕 清·杨潮观《贺兰山谪仙赠带》:“怎知道国士无双来意外,休教伍哙。”

〔与哙伍〕 宋·李廷忠《谢王枢使荐举启》:“生迺与哙伍,犹未离七选之阶。”


【词语耻与哙伍】  成语:耻与哙伍汉语词典:耻与哙伍

猜你喜欢

  • 卜邻

    同“卜市邻”。唐杜甫《寄赞上人》诗:“一昨陪锡杖,卜邻南山幽。”后亦用以向他人表示愿为邻居。宋王安石《送陈谔》诗:“乡闾孝友莫如子,我愿卜邻非一日。”源见“孟母择邻”。谓贤母教子善择邻。唐杜甫《孟氏》

  • 污种

    《史记.田敬仲完世家》载,齐湣王被杀,其子法章改变名姓,为莒国太史敫家仆,敫女与之私通。其后莒人立法章为齐王,敫女为王后,太史敫曰:“女不取媒因自嫁,非吾种也,污吾世。”与君王后终身不相见。战国时,齐

  • 枕曲

    同“枕曲藉糟”。唐刘禹锡《酬马大夫寄别之作》诗:“莫讶提壶赠,家传枕曲风。”【词语枕曲】   汉语大词典:枕曲

  • 陇头春信

    同“陇头音信”。元 吴西逸《寿阳春.四时》曲:“折梅花不传心上人,村煞我陇头春信。”

  • 根盘节错

    见“盘根错节”。

  • 天畏丧斯文

    源见“天丧斯文”。美称文士。唐李咸用《九江和人赠陈生》诗:“天畏斯文坠,凭君助素风。”

  • 物伤其类

    见〔兔死狐悲,物伤其类〕。主谓 伤,悲伤,同情。类,同类。万物对同类者遭受不幸而感到悲伤。《三国演义》第89回:“‘兔死孤悲,~’,吾与汝皆是各洞之主,往日无冤,何故害我?”△多用来比喻,前面常有“孤

  • 饥餐属国毡

    源见“苏武节”。形容塞外从军生活极端艰苦。属国,典属国的略称。苏武归汉后封此官。明高启《从军行》:“渴饮疏勒水,饥餐属国毡。”

  • 孝先便腹

    《后汉书.边韶传》:边韶字孝先,“以文章知名,教授数百人。韶口辩,曾昼日假卧,弟子私嘲之曰:‘边孝先,腹便便,懒读书,但欲眠。’韶潜闻之,应时对曰:‘边为姓,孝为字。腹便便,《五经》笥。但欲眠,思经事

  • 号弓

    源见“乘龙出鼎湖”。指帝王崩殂。唐权德舆《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词》之二:“晏车悲卤簿,《广乐》遏《箫韶》,最怆号弓处,龙髯上紫霄。”明张煌言《三月十九日有感甲申之变》诗之一:“燕山春老泣啼鹃,屈指号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