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论语.宪问》:“管仲相桓公,霸诸侯,一匡天下。”《史记.齐太公世家》:“寡人兵车之会三,乘车之会六,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。”张守节正义:“匡,正也。一匡天下,谓定襄王为太子之位也。”后因以“一匡九合”
源见“三岁字”。形容对友人来信的珍视。清钱谦益《感秋》诗之二:“肠断都门送别人,三年怀袖字犹新。”
《后汉书.党锢传序》:“汝南太守宗资任功曹范滂,南阳太守成瑨亦委功曹岑晊,二郡又为谣曰:‘汝南太守范孟博,南阳宗资主画诺;南阳太守岑公孝,弘农成瑨但坐啸。’”后以“啸诺”喻为官清闲,无事可做。宋苏轼《
同“不痴不聋”。《古尊宿语录.大慧普觉禅师》:“绍兴二十八年:‘敢问大众,因甚不觉?岂不见道,不哑不聋,不做大家公。’”见“不痴不聋”。《古尊宿语录·大慧普觉禅师》:“绍兴二十八年‘敢问大众,因甚不觉
《孟子.滕文公下》:“孟子曰:‘于齐国之士,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。虽然,仲子恶能廉!充仲子之操,则蚓而后可者也。夫蚓,上食槁壤,下饮黄泉。仲子所居之室,伯夷之所筑与?抑亦盗跖之所筑与?所食之粟,伯夷之所
同“唇齿辅车”。晋孙楚《为石仲容与孙晧书》:“外失辅车唇齿之援,内有毛羽零落之渐,而徘徊危国,冀延日月。”并列 “辅车相依,唇亡齿寒”的简缩语。指相互依存的双方。晋·孙楚《为石仲容与孙皓书》:“外失~
源见“伏猎侍郎”。谓大臣不学无文。清魏源《拟进呈〈元史新编〉序》:“台省长官多其国人,及其判署,不谙文义,弄麞、伏猎,不得已始取汉人、南人以为之佐。”亦泛指不学无文的人。明沈德符《野获编.内阁》:“二
源见“卧治”。自况多病。唐杜牧《初冬夜饮》诗:“淮阳多病偶求欢,客袖侵霜与烛盘。”【词语淮阳多病】 成语:淮阳多病汉语大词典:淮阳多病
同“春草池塘”。唐刘禹锡《浙西李大夫示述梦》诗:“兴发春塘草,魂交益都刀。”
《史记.天官书》:昴曰髦头,胡星也。”唐.张守节《史记正义》:“昴七星为髦头,胡星,亦为狱事。……六星明与大星等,大水且至,其兵大起;摇动若跳跃者,胡兵大起;一星不见,皆兵之忧也。”昴宿即髦(旄)头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