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秦人鞭石

秦人鞭石

同“秦王鞭石”。清 黄鷟来《泗上浮桥新成》诗:“汉使楼船虚涉险,秦人鞭石有何功?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有官守者,不得其职则去;有言责者,不得其言则去

    意谓有官职的人,如果无法尽其职责,就可辞职不干;负责进谏的人,如果言不听计不从,就可辞职不于。语出《孟子.公孙丑下》:“吾闻之也:有官守者,不得其职则去;有言责者,不得其言则去。”唐.韩愈《争臣论》:

  • 洛阳狱

    《后汉书.蔡邕传》:“于是下(蔡)邕、(蔡)质于洛阳狱,劾以仇怨奉公,议害大臣,大不敬,弃市。事奏,中常侍吕强愍邕无罪,请之,帝亦更思其章,有诏减死一等,与家属髡钳徙朔方,不得以赦令除。”东汉名士蔡邕

  • 清渭浊泾

    犹“泾渭分明”。晋.潘岳《西征赋》:“北有清渭浊泾,兰池周曲。”亦作“浊泾清渭”。唐.杜甫《秋雨叹》诗:“去马来牛不复辨,浊泾清渭何当分。”元.刘秉忠《木兰花慢.望月婆罗门引》词:“谁辨浊泾清渭,一任

  • 亚父

    对别人的一种敬称,表示仅次于自己的父亲。项羽尊称范增为“亚父”。《史记.项羽本纪》:“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。项王、项伯东向坐,亚父南向坐。亚父者,范增也。”【词语亚父】   汉语大词典:亚父

  • 折野梅

    同“折梅花”。唐杜甫《王十七侍御抡许携酒至草堂奉寄此诗便请邀高三十五使君同到》诗:“绣衣屡许携家酝,皂盖能忘折野梅?”

  • 树下攀条

    同“树犹如此”。清唐孙华《夏日园居杂咏》:“雄心敢比桓宣武,树下攀条泪亦垂。”

  • 东山绿野

    源见“东山再起”、“绿野堂”。喻高士退隐。宋袁去华《满庭芳》词:“住个溪山好处,随缘老,蜡屐渔舟。虽难比,东山 绿野,得似个优游。”

  • 侨札之好

    同“侨札之分”。《三国志.陆抗传》“故得将士欢心”裴松之注引晋孙盛《晋阳秋》:“抗与羊祜推侨 札之好,抗尝遗祜酒,祜饮之不疑,抗有疾,祜馈之药,抗亦推心服之。”

  • 蒲鞭不用

    同“蒲鞭不施”。宋陆游《江东韩曹晞道寄杨庭秀所赠》诗:“政成蒲鞭亦不用,地上钱流仓粟红。”主谓 蒲,香蒲。以蒲为鞭,柔软不能伤人。不用蒲鞭惩罚人。比喻为政宽厚仁和。语本《南史·崔景真传》景真“位平昌太

  • 羹舍肉

    《左传.隐公元年》:“颍考叔为颍谷封人(注:封人,官名,春秋时为镇守封疆之官),闻之,有献于公。公赐之食。食舍肉。公问之。对曰:‘小人有母,皆尝小人之食矣,未尝君之羹,请以遗之。’”春秋时,郑庄公因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