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禹行舜趋

禹行舜趋

荀子.非十二子》:“行而趋,是子张氏之贱儒也。”杨倞注:“但宗圣人之威仪而已矣。”原谓仅模仿圣贤之外表而不注意内在的品德修养。后亦用以形容举止循规蹈矩。梁启超《论私德》:“彼见夫盛名鼎鼎之先辈,明目张胆以为乡党自好者所不为之事,而其受社会之崇拜,享学界之尸祝自若也,则更何必自苦以强为趋之容也。”


并列 像禹、舜行走一样。仅模仿圣贤外表而不注意内在的品德修养。语本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:“禹行而舜趋,是子张氏之贱儒也。”杨惊注:“但宗圣人之威仪而已矣。”后比喻只跟随前人,没有什么创新。宋·吕祖谦《东莱博议》:“~者,肩相摩于道。”亦用以形容举止循规蹈矩。”梁启超《论私德》:“彼见夫盛名鼎鼎之先辈,明目张胆以为乡党自好者所不为之事,而其受社会之崇拜,享学界之尸祝自若也,则更何必自苦以强为~之容也。”△用于模仿。


【词语禹行舜趋】  成语:禹行舜趋汉语词典:禹行舜趋

猜你喜欢

  • 鸣单父琴

    同“鸣琴化治”。唐张说《赠太州刺史杨君神道碑》:“授豳州 三水令,曳尚方之舄,鸣单父之琴,志道不矜其大才,勤政无陋其小邑。”

  • 晋用楚材

    源见“楚材晋用”。谓聘用别国人才。严复《〈原富〉按语》:“国之官事,晋用楚材,古今有之,而未闻监榷之政付之他国之吏者也。”主谓 指聘用他国的人才办事。严复《〈原富〉按语》:“国之官事,~,古今有之,而

  • 骑鹤更扬州

    同“骑鹤上扬州”。宋 陈韡《哨遍.陈抑斋乞致仕》词:“十万钱,骑鹤更扬州,是人间几曾有底?”【词语骑鹤更扬州】   汉语大词典:骑鹤更扬州

  • 入后堂

    《汉书.张禹传》:“禹成就弟子尤著者,淮阳彭宣至大司空,沛郡戴崇至少府九卿。宣为人恭俭有法度,而崇恺弟多智,二人异行。禹心亲爱崇,敬宣而疏之。崇每候禹,常责师宜置酒设乐与弟子相娱。禹将崇入后堂饮食,妇

  • 颍谷

    《左传.隐公元年》:“颍考叔为颍谷封人,闻之,有献于公。公赐之食,食舍肉。公问之,对曰:‘小人有母,皆尝小人之食矣;未尝君之羹,请以遗之。’……君子曰:颍考叔,纯孝也!爱其母,施及庄公。”颍谷,借指颍

  • 座上客常满,樽中酒不空

    座:坐位。樽:酒杯。 经常宾客满座,酒水不缺。 形容人豪爽好客。语出《后汉书.孔融传》:“(融)好士,喜诱益后进。及退闲职,宾客日盈其门。常叹曰:‘坐上客常满,尊中酒不空,吾无忧矣。’”《三国演义

  • 二十五弦

    源见“素女弦”。指琴瑟。亦借指清怨悲怆的乐曲。唐钱起《归雁》诗:“二十五弦弹夜月,不胜清怨却飞来。”宋陈亮《贺新郎.寄辛幼安和见怀韵》词:“二十五弦多少恨,算世间,那有平分月。”【词语二十五弦】  成

  • 桂丛

    《楚辞》汉.淮南小山《招隐士》:“桂树丛生兮山之幽,偃蹇连蜷兮枝相缭……攀援桂枝兮聊淹留。”《楚辞.招隐士》有“桂树丛生兮山之幽”句,形容隐居地景色之幽静。后遂用为归隐居所之典。唐.杜甫《遣闷奉呈严公

  • 王导公忠

    《晋书.王导传》:“王导字茂弘,……每劝帝克己励节,匡主宁邦。于是尤见委杖,情好日隆,朝野倾心,号为‘仲父’。帝尝从容谓导曰:‘卿,吾之萧何也。’”“王敦之反也……帝以导忠节有素,特还朝服,召见之。…

  • 马牛襟裾

    唐.韩愈《昌黎先生集.符读书城南》诗:“人不通古今,马牛而襟裾。”韩愈诗中骂人不懂礼义,说人不通古今,正如马和牛穿上人的衣服一样。意思说虽有人之外衣但无人的本实。后以“马牛襟裾”为骂人不通人情不懂礼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