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钓东海”。泛指渔人垂钓。宋刘过《发舟》诗:“青竹闲垂任子钓,紫鳞时掣季鹰鱼。”
同“赤县神州”。清李渔《奈何天.师捷》:“把中原厮扰,军声似海涛,看取神州赤县似蜃气潜消。”李大钊《青春》:“神州赤县,古称天之府,胡以至今徒有万木秋声、萧萧落叶之悲,昔时繁华之盛,荒凉废落至于此极也
同“千里命驾”。唐房琯《题汉州西湖》诗:“同人千里驾,邻国五马车。”元黄溍《次韵答子践》:“平生千里驾,还往得辞频。”
源见“梦熊罴”。谓生男孩之吉兆。明无名氏《四贤记.祈熊》:“向虚空拜祷,愿早赐维熊佳兆。”
《太平御览》卷五七〇引邓粲《晋纪》:“太子洗马郭讷,字敬言,尝入洛观伎人歌,言佳。石崇问其曲,讷不知。崇笑:‘卿不识曲,那得言佳?’讷答:‘譬如见西施,何必识其姓名,然后言美。’崇无以难。”石崇认为郭
同“遏密”。宋曾巩《仁宗皇帝挽词》之三:“遏乐四夷均,感格英灵在。”【词语遏乐】 汉语大词典:遏乐
见“绵力薄材”。
戴着高大的帽子,系着宽阔的衣带。形容儒生的装束,或指穿着礼服。《墨子.公孟》:“昔者齐桓公,高冠博带,金剑木盾,以治其国。”亦作“蛾冠博带”。元.关汉卿《谢天香》一折:“恰才耆卿说道好觑谢氏,必定是峨
源见“东陵瓜”。指退官归隐之人。唐白居易《读史》诗之二:“秦时故列侯,老作锄瓜士。”
《左传.桓公十七年》载:春秋时齐桓公的宦官寺人貂谀事桓公。桓公卒,诸公子争立,寺人貂等恃宠争权,杀群吏,立公子无亏,齐国内乱。后因以“竖刁”或“竖刀”蔑称寺人貂。亦以泛指阉宦奸臣。《史记.齐太公世家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