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矛头淅米

矛头淅米

同“矛炊剑淅”。宋陆游《秋来瘦甚而益健戏作》诗:“矛头淅米谁能食,甑里生尘却自奇。”


【典源】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桓南郡(玄) 与殷荆州 (仲堪) 语次,因共作了语。顾恺之曰:‘火烧平原无遗燎。’桓曰:‘白布缠棺竖旒旐(liuzhao)。’殷曰:‘投鱼深渊放飞鸟。’次复作危语。桓曰:‘矛头淅米剑头炊。’殷曰:‘百岁老翁攀枯枝。”顾 (恺之) 曰:‘井上辘轳卧婴儿。’殷有一参军在坐,云:‘盲人骑瞎马,夜半临深池。’” 《晋书·顾恺之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晋代桓玄、殷仲堪等人在一起戏言,先说事到尽头之语,接着又说危险至极之语。桓玄说:“在矛头淘米在剑头做饭。”殷仲堪说:“百岁老翁攀着枯枝。”顾恺之说:“水井辘轳上躺一婴儿。”当时殷仲堪的一位参军也在座,说:“盲人骑瞎马,夜半临深池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处境极端危险。

【典形】 参军谈瞎马、道险卧樚栌、剑米危饮、剑头饮、矛头淅米、淅米向矛头、险句矛头、夜半深池、矛头岂容淅。

【示例】

〔参军谈瞎马〕 宋·陈与义 《目疾》:“不怪参军谈瞎马,但妨中散送飞鸿。”

〔道险卧樚栌〕 北周·庾信《和张侍中述怀》:“道险卧樚栌,身危累素壳。”

〔剑米危炊〕 宋·苏轼《迁居临皋亭》:“剑米有危炊,针毡无稳坐。”

〔剑头炊〕 宋·黄庭坚《次韵奉送公定》:“脱身天禄阁,危于剑头炊。”

〔矛头淅米〕 宋·陆游《秋来瘦甚而益健戏作》:“矛头淅米谁能食,甑里生尘却自奇。”

〔淅米向矛头〕 金·元好问《感事》:“富贵何曾润髑髅,直须淅米向矛头。”

〔险句矛头〕 清·王夫之《广遣兴》之三十:“险句矛头频淅米,老颜花下且摊裈。”

〔夜半深池〕 清·王夫之《广遣兴》之四十四:“障泥拼取前溪滑,夜半深池纵瞎缰。”


【词语矛头淅米】   汉语词典:矛头淅米

猜你喜欢

  • 石渠

    石渠即石渠阁,在长安未央宫大殿的北面,是汉朝皇宫内藏书之处。是汉初丞相萧何提议建造的,收藏入关后所得秦朝的各类珍贵图书典籍。因宫殿下石为渠以导水,故称石渠阁。汉宣帝时,曾征召著名学者刘向在石渠阁教授《

  • 罗钳吉网

    罗:罗希奭(shì是);吉:吉温。钳:古代的一种刑具。网:捕捉动物的用具。比喻酷吏使用毒刑制造冤狱。出自唐罗希奭和吉温的事迹。罗希奭(?-755年),原籍杭州(今浙江杭州),后徙家洛阳(今河南洛阳)。

  • 鸾凤吟

    源见“苏门长啸”。形容旷达的长啸之声。宋陆游《醉中作》诗:“清啸穿林鸾凤吟,草书落纸龙蛇走。”

  • 齐蝉

    晋.崔豹《古今注》下《问答释义》:“牛亨问曰:‘蝉名齐女者何?’答曰:‘齐王后忿而死,尸变为蝉,登庭树,嘒唳而鸣。王悔恨。故世名蝉曰齐女也。’”据传说,齐王后忿而死,尸变为蝉。故后以“齐蝉”为蝉之代称

  • 宋鸡谈

    源见“谈鸡”。泛称玄妙之谈。清袁枚《名言》诗:“名言谁与宋鸡谈,海上仙山可筑龛。”

  • 馀子

    源见“目无馀子”。其余的人。指不如所称扬者。元辛文房《唐才子传.柳宗元》:“工诗,语意深切,发纤秾于简古,寄至味于淡泊,非馀子所及也。”

  • 率马以骥

    汉.扬雄《法言.修身》:“或曰:‘治己以仲尼,仲尼奚寡也?’曰:‘率马以骥,不亦可乎?’”“率马以骥”谓用骏马带领群马。后用作在众人中要找一个贤能的人作表率的典故。《三国志.魏书.杜畿传》注引《杜氏新

  • 更生

    更换生命,即得到新生。《史记.平津侯主父列传》:“及至秦王,蚕食天下,并吞战国,称号曰皇帝。主海内之政,坏诸侯之城,销其兵,铸以为钟虡,示不复用。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,逢明天子,人人自以为更生。”虡(

  • 玉镜台

    源见“镜台自献”。借称求婚聘礼。唐李商隐《中元作》诗:“羊权须得金条脱,温峤终虚玉镜台。”《群音类选.犀佩记》:“好将聘物早持归,自有温郎玉镜台。”【典源】《世说新语·假谲》:“温公丧妇,从姑刘氏,家

  • 防微杜渐

    原作杜渐防萌,指防范坏事要从微小处开始,以杜绝其蔓延滋长。丁鸿(?-94年),字孝公,颖川定陵(今河南郾城)人,父丁綝,从光武帝刘秀定天下,封定陵新安乡侯。鸿少从桓荣受欧阳尚书,章帝时,与诸儒论定五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