席:古人席地而坐。席,指坐席。割:指宰杀猪牛羊时肢体的分解。古人有一定的分解方法,不按那方法分解的,叫“割不正”。 坐席不端正,不坐;不按一定方法砍割的肉,不吃。 旧指儒者处处依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
亦作“萧墙之患”,意指内乱。《论语.季氏》:“吾恐季孙之忧,不在颛臾,而在萧墙之内也。”颛( ㄓㄨㄢ zhuān 专)臾:鲁国的附庸国。萧墙:门屏。当时,季孙是鲁国的大夫,孔子的学生冉求做他的家臣
旧题汉郭宪《洞冥记》卷二:“〔吠勒国人〕乘象入海底取宝,宿于鲛人之舍,得泪珠,则鲛所泣之珠也,亦曰泣珠。”晋张华《博物志》卷九:“南海外有鲛人,水居如鱼,不废织绩,其眼能泣珠。从水出,寓人家,积日卖绡
《诗.唐风.无衣》:“岂曰无衣七兮,不如子之衣,安且吉兮。”后因以“安吉”称美命服。宋苏轼《谢赐对衣金带马表》之二:“时遣拾遗补过之臣,出为承流宣化之任,子衣安吉,不待请而得之。”【词语安吉】 汉
源见“杯弓蛇影”。比喻虚幻之事。元 汪元亨《朝天子.归隐》曲:“酒杯中影蛇,枕头上梦蝶,二十载花开谢。”
一作“背僪”。太阳旁外出的气。比喻臣子背离其君。《淮南子.览冥训》:“君臣乖心,则背谲见于天。”【词语背谲】 汉语大词典:背谲
同“退避三舍”。清查慎行《题项霜田读书秋树根图》诗:“遇君尚应三舍避,君愈降气余弥惭。”
源见“藏舟去壑”。谓自然规律力大无穷。清黄景仁《咏怀》之九:“造物用深文,夜半多有力。”
源见“李郭同舟”。借指名人泛舟。隋江总《洛阳道》诗之一:“仙舟李膺棹,小马王戎镳。”
《晋书.元帝纪》:“〔建武元年三月〕辛卯,即王位,大赦,改元……诸参军拜奉车都尉,掾属驸马都尉。辟掾属百余人,时人谓之‘百六掾’。”后因以喻群僚。宋 李曾百《挽别大参》诗:“百六掾间无足纪,二三子侧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