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盘水加剑

盘水加剑

以盘盛水,加剑其上,以示自己若有罪,愿意接受公平的治罪。西汉大臣贾谊上疏汉文帝陈政事说:贵族大臣在受到皇上谴责或呵问时,往往穿上丧服,盘中盛水,放上一把剑,来到请罪之室请罪。盘中之水平正稳定,比喻法律严正;“加剑”表明自己甘愿自刎。另一种说法是,宰杀牲畜时往往用盘水来接着颈血。后以“盘水加剑”为典,言大臣甘愿依法论罪,直至死刑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48《贾谊传》2257、2259页:“故其在大谴大何(呵问)之域者,闻谴何则白冠氂缨(丧服),盘水加剑,造请室而请罪耳。”如淳注曰:“水性平,若己有正罪,君以平法治之也。加剑,当以自刎也。或曰,杀牲者以盘水取颈血,故示若此也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周辉《清波别志》卷中:“御史中丞陈琰上疏曰:‘汉臣获罪,合行盘水之诛;君集就烹,岂顾凌烟之像。’” 清·张廷玉《明史·刑法志三》:“太祖常与侍臣论待大臣礼,太史令刘基曰:‘古者公卿有罪,盘水加剑,诣请室自裁,未尝轻折辱之,所以存大臣之体。’”


并列 用盘盛水,加剑其上。盘中之水平正,用以比喻公平的法律。形容甘愿依法论罪。语出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故其在大谴大何之域者,闻谴何则白冠牦缨,盘水加剑,造请室而请罪耳。”颜师古注:“水性平,若己有正罪,君以平法治之也;加剑,当以自刎也。”《明史·刑法志三》:“太史令刘基曰:‘古者公卿有罪,~,诣请室自裁,未尝轻折辱之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自请依法论罪方面。→负荆请罪


【词语盘水加剑】  成语:盘水加剑汉语词典:盘水加剑

猜你喜欢

  • 离魂倩

    同“离魂倩女”。明汤显祖《紫钗记.托鲍谋钗》:“月溶溶罩住离魂倩,坠钗横处,相寻特地逢迎。”

  • 寄象

    源见“象寄译鞮”。古时指能通传南方与东方语言的翻译官。后泛指翻译。章炳麟《程师》:“借令试之殿廷,然诸校录者复多白徒,稍上非寄象之材,则目录之士耳!”【词语寄象】   汉语大词典:寄象

  • 色丝

    源见“绝妙好辞”。“绝”的离合析字。谓绝妙;妙文。唐张说《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》诗:“斋戒觌华玉,留连叹色丝。”宋曾巩《寄孙莘老湖州墨妙亭》诗:“枣木已非真篆刻,色丝空喜好文章。”明高启《感怀次蔡参军

  • 羯鼓解秽

    唐.南卓《羯鼓录》:“……上洞晓音律……上性俊迈,酷不好琴,会听弹琴,正弄未及毕,叱琴者曰:‘待诏出去。’谓内宫曰:‘速召花奴,将羯鼓来为我解秽。’”唐玄宗李隆基性喜音乐,精通音律,但不喜听弹琴。一次

  • 任竿拂巨鳌

    源见“钓东海”。喻经世者当志于大成。明李东阳《送王元常贡士归省河南》诗:“虚闻汉节求良马,独有任竿拂巨鳌。”

  • 张翰思归

    源见“莼羹鲈脍”。表示思乡归隐之意。唐白居易《端居咏怀》:“贾生俟罪心相似,张翰思归事不如。”唐张祜《汴上送客》诗:“张翰思归何太切,扁舟不住又东归。”

  • 素霰

    《诗.小雅.頍弁》:“如彼雨雪,先集维霰。”郑玄笺:“喻幽王之不亲九族亦有渐,自微至甚,如先霰后大雪。”霰,是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成的白色小冰粒,下雪前往往降之。后因以“素霰”比喻孤危渐亡的预感。南朝

  • 我辈岂是蓬蒿人

    蓬蒿人:犹言草野之人。 我们难道一辈子就这样做一个屈居下位默默无闻的人。 自叹怀才不遇的愤懑之辞。语出唐.李白《南陵别儿童入京》:“仰天大笑出门去,我辈岂是蓬蒿人!”宋.贺铸《小梅花.行路难》:“

  • 目牛游刃

    同“目牛无全”。《太平广记》卷四九引《东阳夜怪录》:“诸公清才绮靡,皆是目牛游刃。”见“游刃有余”。《太平广记》卷490引《东阳夜怪录》:“诸公清才绮靡,皆是~。”【词语目牛游刃】  成语:目牛游刃汉

  • 户牖

    《淮南子.氾论训》:“夫户牖者,风气之所从往来。”后以“户牖”比喻学术上的门户、流派。南朝 梁刘勰《文心雕龙.诸子》:“夫自六国以前,去圣未远,故能越世高谈,自开户牖。”宋黄庭坚《奉和文潜赠无咎》: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