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恩牛怨李”。赵宗瀚《寄怀李印泉先生日本》诗之二:“水深火热人间事,怨李恩牛党锢碑。”并列 唐代穆宗至宣宗年间(821—859),朝臣有两党,以李德裕、牛僧孺为首,党争激烈。后以“怨李恩牛”比喻结党
皇帝的一种代称。禾绢是应上纳之物,以代“上”。《南史.明帝纪》:“中书舍人胡母颢专权,奏无不可。时人语曰:‘禾绢闭眼诺,胡母太张橐。’‘禾绢’,谓上也。”宋王应麟《困学纪闻.评文》:“诚斋为章焘墓铭云
源见“女娲补天”。喻匡时济世。南朝 梁萧绎《言志赋》:“差立极而补天,验璧合而珠连。”
源见“鹿门采药”。指东汉庞德。亦借指隐士。宋陆游《醉中抒怀》诗:“不见鹿门翁,全家事潜遁。”
同“蛮触交争”。宋辛弃疾《玉楼春.隐湖戏作》词:“日高犹苦圣贤中,门外谁酣蛮 触战?”
《诗.鲁颂.泮水》:“憬彼淮夷,来献其琛。”后因以“献琛”指进献宝贝,表示臣服。《宋书.武帝纪中》:“是以绝域献琛,遐夷纳贡。”唐杨炯《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》:“武德之始,奉使岭南,冯盎等稽首称臣,献琛
同“恸哭西州门”。清王紫绶《哭师》诗:“生死情难忘北面,往来路易恸西州。”
《礼.大学》:“贷悖而入者,亦悖而出。”后因称财物获得不以正道,又被人巧夺或浪费以尽者为悖入悖出。并列 收入不正者,一定受到不正当的损失。也指胡乱得到的钱,又胡乱地花去。语本《礼记·大学》:“言悖而出
源见“三冬足文史”。指贫士读书时间。明汪廷讷《狮吼记.抚儿》:“嘱吾儿三冬勤下工夫,高车驷马光门户。”【词语三冬】 汉语大词典:三冬
源见“珪璋特达”。喻高尚的品德或杰出的人才。《后汉书.刘儒传》:“郭林宗常谓儒口讷心辩,有珪璋之质。”宋苏轼《二鲜于君以诗文见寄作诗为谢》:“我怀元祐初,珪璋满清班。”【词语珪璋】 汉语大词典: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