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白虹贯日

白虹贯日

汉.刘向集录《战国策.魏策四》:“夫专诸之刺王僚(春秋时吴国君主,名僚)也,彗星袭月;聂政之刺韩傀也,白虹贯日;要离之刺庆忌(吴王僚之子)也。仓(同苍)鹰击于殿上。”

又西汉.司马迁撰《史记.邹阳列传》:“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,白虹贯日,太子畏之。”

白虹贯日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,它指的是日晕。古人迷信,常把某种自然现象作为人世间某种异事的预兆,聂政刺韩傀,荆轲刺秦王均记述有“白虹贯日”即是一例。后以“白虹贯日”附会为危害君王的天象异兆,也附会为精诚上感天道。

曹操《薤露行》诗:“白虹为贯日,己亦先受殃。”


主谓 一股白气贯穿于太阳。旧时认为这种异常的天象是大变将变的征兆。语出《战国策·魏策四》:“聂政之刺韩傀也,白虹贯日。”柳亚子《哭威月烈士》:“~英雄死,如此河山失霸才。”也比喻精诚感天。《史记·鲁仲连邹阳列传》:“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,~,太子畏之。”又特指人目多白。《南史·褚裕之传附褚彦回》:“褚公眼睛多白,所谓~,亡宋者终此人也。”△描写天象等用语。


【词语白虹贯日】  成语:白虹贯日汉语词典:白虹贯日

猜你喜欢

  • 介推焚死

    源见“焚林”。指贤士爱惜名节,宁死不苟求利禄。宋陆游《放歌行》:“介推焚死终不悔,梁鸿寄食吾何病?”【典源】 《庄子·盗跖》:“介子推至忠也,自割其股以食文公,文公后背之,子推怒而去,抱木而燔死。”《

  • 游刃

    《庄子.养生主》:“今臣之刀十九年矣,所解数千牛矣,而刀刃若新发于硎。彼节有间而刀刃者无厚,以无厚入有间,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。”战国魏厨师庖丁,十九年宰牛,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练就了一套熟练高超的

  • 双鹅飞洛阳

    同“苍鹅出地”。唐李白《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》诗:“双鹅飞洛阳,五马渡江徼。”

  • 五色毫

    同“五色笔”。唐方干《再题路支使南亭》诗:“睡时分得江淹梦,五色毫端弄逸才。”【词语五色毫】   汉语大词典:五色毫

  • 鸠拙

    源见“鸠居鹊巢”。比喻性拙,不善营生治事。亦用为自谦之辞。明陈汝元《金莲记.慈训》:“孩儿自惭鸠拙,怎绳七叶之貂;私拟雄飞,少和九皋之鹤。”【词语鸠拙】   汉语大词典:鸠拙

  • 集矢

    《左传.襄公二年》:“楚君以郑故,亲集矢于其目。”杜预注:“谓鄢陵战,晋射楚王目。”孔颖达疏:“集,是鸟止之名;矢,有羽似鸟,故亦称集也。”后以“集矢”喻指群起指摘。清平步青《霞外攟屑.杜牧之》:“至

  • 鸣汉履

    源见“郑履”。指朝廷重臣。宋黄庭坚《子瞻去岁春侍立迩英子由秋冬间相继入侍再次韵》之二:“殿上给扶鸣汉履,螭头簪笔见秦冠。”

  • 刎颈至交

    同“刎颈交”。清 遯庐《童子军.卖友》:“倘若将他首发,岂不是把那刎颈至交,做成一个负心贼子吗?”见“刎颈之交”。【词语刎颈至交】  成语:刎颈至交

  • 楚玉

    源见“和氏之璧”。指楚国宝玉和氏璧。亦用以比喻才能、才华。明叶宪祖《鸾鎞记.摧落》:“姓字难教题甲榜,声名甚日满皇都?空怀楚玉,浪泣鲛珠。”【词语楚玉】   汉语大词典:楚玉

  • 秀才

    原义为称才之秀异者。《史记.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吴廷尉为河南守,闻其秀才,召置门下。”汉始为科目之称(后改称茂才);宋时凡应举者无不称“秀才”;明清称入府州县学生员为“秀才”。亦作书生的通称。【词语秀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