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新唐书.李密传》载:许公宇文述受隋炀帝之命,不使李密从事宿卫之事,而劝他以才学取官。密因谢病,专以读书为事。“闻包恺在缑山,往从之。以蒲鞯乘牛,挂《汉书》一帙角上,行且读。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,按辔蹑
源见“薏苡明珠”。谓真假是非混淆不清。清唐孙华《述悲》诗之二:“白璧苍蝇遭点污,珍珠薏苡未分明。”
《晋书.谢尚传》:“谢尚字仁祖,豫章太守鲲之子也。……八岁,神悟夙成。鲲尝携之送客,或曰:‘此儿一坐之颜回也。’尚应声曰:‘坐无尼父,焉别颜回!’席宾莫不叹异。”颜回,字子渊,春秋时鲁国人,天资聪敏,
源见“卞庄子刺虎”。指俟机行事,坐收渔利的成效。宋陈亮《酌古论一.先主》:“两虎方斗,当收卞庄子之功。”
《吕氏春秋.期贤》:“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之。其仆曰:‘君胡为轼?’曰:‘此非段干木之闾欤?段干木盖贤者也,吾安敢不轼?’”后因以“轼闾”谓向有德者致敬。唐黄滔《祭南海南平王文》:“上榻则阮瑀,下贤
《晋书.穆帝纪》:“〔升平四年〕二月,凤凰将九雏见于丰城。”后因以“凤引九雏”为天下太平、社会繁荣的祥瑞之兆。唐顾况逸句:“龙吟四泽欲兴雨,凤引九雏惊宿乌。”主谓 天下太平、社会繁荣的吉兆。语本《晋书
源见“斗酒博凉州”。谓以行贿得官。宋苏轼《次韵秦观秀才见赠》:“将军百战竟不侯,伯郎一斗得凉州。”【典源】 《三国志·魏书·明帝纪》裴松之注引汉·赵岐《三辅决录》曰:“伯郎,凉州人,名不令休。其注曰;
唐.李肇《唐国史补》卷下:“李汧(音qiān)公(李勉)雅好琴,常斫桐,又取漆桶为之,多至数百张,求者与之。有绝代者,一名‘响泉’,一名‘韵磬’,自宝于家。”后因以“斫桐”指代名琴手,以“响泉”“韵磬
同“涣汗大号”。唐陆贽《论裴延龄奸蠹书》:“罢息诛求,敦尚节俭,涣发大号,与人更新。”见“涣汗大号”。唐·柳宗元《代韦中丞贺元和大赦表》:“~,申明旧章。”【词语涣发大号】 成语:涣发大号汉语大词典
源见“文不加点”。指杰出的文才。唐李群玉《汉阳春晚》诗:“遐思祢衡才,令人怨黄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