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平子四愁”。泛指愁思。唐王维《送丘为往唐州》诗:“四愁连汉水,百口寄随人。”【词语四愁】 汉语大词典:四愁
东汉.赵晔《吴越春秋.夫差内传》:“吴王闻子胥之怨恨也,乃使人赐属镂之剑。子胥受剑,徒跣褰裳,下堂中庭,仰天呼怨,曰:‘吾始为汝父忠臣……今汝不用吾言,反赐我剑。吾今日死,吴宫为墟,庭生蔓草,越人掘汝
《史记.范雎蔡泽列传》:“昭王曰:‘吾闻楚之铁剑利,而倡优拙。’”后因以“楚铁”借指利剑。北周庾信《吴明彻墓志铭》:“长沙 楚铁,更入兵栏;洞浦藏犀,还输甲库。”唐刘禹锡《口兵戒》:“舌端之孽,惨乎楚
《韩诗外传》卷四第二章:“桀为酒池,可以运舟,糟丘足以望十里,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,关龙逢进谏曰:‘古之人君,身行礼义,爱民节财,故国安而身寿。今君用财若无穷,杀人若恐弗胜。君若弗革,天殃必降,而诛必至
源见“土偶桃梗”。喻飘荡无定的人或物。清黄景仁《杂感》诗:“岁岁吹箫江上城,西园桃梗托浮生。”亦喻指任人摆布的傀儡。明徐复祚《投梭记.闺情》:“千般恨顿上眉尖,是前生少欠。身如桃梗,命比春纤。”【词语
犹势不可当。唐 裴鉶《传奇.韦自东》:“自东不顾,仗剑奋衣而往,势不可遏。”鲁迅《坟.写在〈坟〉后面》:“后来白话渐渐通行了,势不可遏,有些人便一转而引为自己之功,美其名曰‘新文化运动’。”见“势不可
比喻国基稳固、国祚长久;也比喻经历的时间极为长久。西汉开国初期,封爵的誓词上说:“即使黄河变得细如衣带,泰山变得小如磨刀石,朝廷也要使功臣们之封国永远安宁,恩泽延及子孙后代。”此典又作“黄河誓”、“带
源见“汉皋解佩”。借指多情女子。唐李德裕《鸳鸯篇》:“既逢解佩游女,更值凌波宓妃。精光摇翠盖。丽色映珠玑。”
《世说新语.言语》:“南郡庞士元闻司马德操在颍川”南朝梁.刘孝标注引《司马徽别传》:“……有人以人物问徽者,初不辨其高下,每辄言佳。其妇谏曰:‘人质所疑,君宜辨论,而一皆言佳,岂人所以咨君之意乎?’徽
《文选》卷二十八南朝宋.谢灵运《会吟行》:“六行缓清唱,三调伫繁音。列筵皆静寂,咸共聆会吟。会吟自有初,请从文命敷。……”南朝宋.谢灵运有《会吟行》诗,歌颂会稽郡的幽美景色及杰出人物。后遂用为咏会稽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