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狗盗鸡鸣

狗盗鸡鸣

指孟尝君遇到危难,被门客能为“狗盗”、“鸡鸣”的人救出之故事。后以此典比喻宽量待人,必得好报;又比喻不管地位多么低下之人,只要有一技之长就会有用场,办成事。孟尝君,即田文,战国时齐国宗室,袭承父亲田婴的封邑薛(今山东滕县南)地,因称薛公,号孟尝君。被齐湣(mǐn敏)王任为相国,他轻财礼士,门下有食客三千人。齐湣王派孟尝君去秦国,秦昭王就要用孟尝君作秦国相国。有人劝说秦昭王道:“孟尝君贤能,而且又是齐国王族,如果作秦国相国,一定会先替齐国打算,后替秦国打算,秦国就会危险啦。”于是秦昭王就停止任命,并且囚禁孟尝君,计议要杀死他。孟尝君派人进见秦昭王爱妾请求解脱。爱妾说:“我希望得到孟尝君的白狐皮袍子。”这时孟尝君有一件白狐皮袍子,价值千金,天下无双,可是到秦国后,就把它送给秦昭王,再没有另外的像这种皮袍子了。孟尝君忧虑这件事,遍问随从自己之宾客,没有人能回答对策。最末座位上有个能做小偷的宾客,说道:“我能够得到白狐皮袍子。”便趁夜晚模拟狗的行动,潜入秦国王宫仓库里,取出孟尝君所献出的白狐皮袍子来,又把它奉送给秦昭王爱妾。爱妾为孟尝君向秦昭王讲情,秦昭王释放了孟尝君。孟尝君得以脱身,立即驾着车马飞快离开,更改通行证,改名换姓通过关卡。半夜里来到函谷关(今河南灵宝东北)。秦昭王后来反悔释放孟尝君,找他,已经走了,立即派人乘坐快车去追赶。孟尝君来到函谷关,关防法令规定鸡叫后才放旅客出去,孟尝君恐怕追赶人来到,有个位居末座的宾客能够模仿鸡叫,许多鸡一齐叫起来,于是拿出通行证来出了关。出关约莫吃一顿饭工夫,秦国追赶人果然来到关口,已经落后于孟尝君出关的时刻,便回去了。原先孟尝君把这两个人安排在宾客行列中,宾客尽都感到羞耻,等到孟尝君遭到被秦国迫害的灾难来临,终于靠这两个人拯救了他。从此以后,宾客们都佩服了。此典又作“济身由鸡鸣”、“鸣盗”、“鸡鸣狗盗”、“鸡鸣函谷”、“学鸡鸣”、“齐客偷秦关”、“函关偷度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75《孟尝君列传》2354、2355页:“使孟尝君入秦,昭王即以孟尝君为秦相。人或说秦昭王曰:‘孟尝君贤,而又齐族也,今相秦,必先齐而后秦,秦其危矣。’于是秦昭王乃止。囚孟尝君,谋欲杀之。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。幸姬曰:‘妾愿得君狐白裘。’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,直千金,天下无双,入秦献之昭,更无他裘。孟尝君患之,遍问客,莫能对。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,曰:‘臣能得狐白裘。’乃夜为狗,以入秦宫臧(zàng葬,通“藏”,库藏)中,取所献狐白裘至,以献秦王幸姬。幸姬为言昭王,昭王释孟尝君。孟尝君得出,即驰去,更封传(zhuàu篆,过关卡之通行证)变姓名以出关。夜半至函谷关。秦昭王后悔出孟尝君,求之,已去,即使人驰传(zhuàn篆,驾驰传车急行)逐之。孟尝君至关,关法鸡鸣而出客,孟尝君恐追至,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,而鸡齐鸣,遂发传(即“封传”,过关卡之通行证)出。出如食顷,秦追果至关,已后孟尝君出,乃还。始孟尝君列此二人于宾客,宾客尽羞之,及孟尝君有秦难,卒此二人拔之。自是之后,客皆服。”

【例句】:

晋·张华《游侠篇》:“孟尝东出关,济身由鸡鸣。” 南朝梁·江淹《谐建平王上书》:“备鸣盗浅术之余,预三五贱伎之末。” 唐·宋之问《过函谷关》:“鸡鸣将狗盗,论德不论勋。” 宋之问《过函谷关》:“鸡鸣函谷客如雾,貌同心异不可数。” 唐·罗隐《武牢关》:“欲学鸡鸣试关吏,太平时节懒思量。” 宋·陆游《游圜觉乾明祥符三院》:“有时投罅辄径出,略似齐客偷秦关。” 金·元好问《示怀祖》:“狗盗鸡鸣皆有用,鹤长凫短果如何。” 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》:“莫逞旧雄姿,函关偷度时。”


见“鸡鸣狗盗”。金·元好问《示怀祖》:“~皆有用,鹤长凫短果如何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史记·孟尝君列传》: 孟尝君入秦,秦昭王“囚孟尝君,谋欲杀之。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。幸姬曰:‘妾愿得君狐白裘。’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,直千金,天下无双,入秦献之昭王,更无他裘。孟尝君患之,遍问客,莫能对。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。曰:‘臣能得狐白裘。’乃夜为狗,以入秦官臧中,取所献狐白裘至,以献秦王幸姬。幸姬为言昭王,昭王释孟尝君。孟尝君得出,即驰去,更封传,变名姓以出关。夜半至函谷关。秦昭王后悔出孟尝君,求之已去,即使人驰传逐之。孟尝君至关,关法鸡鸣而出客,孟尝君恐追至,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,而鸡齐鸣,遂发传出。出如食顷,秦追果至关,已后孟尝君出,乃还。”

【今译】 齐国孟尝君 (名田文) 奉使入秦,秦昭王把孟尝君囚禁起来,打算杀掉他。孟尝君派人找昭王的宠姬求救。宠姬说:“我想得到孟尝君的狐腋白毛制的大衣。”孟尝君的狐白裘,价值千金,天下无双,但已献给秦昭王,再没有了。孟尝君忧愁万分,问他的门客们,谁也没有好办法。坐在最底下的有个能装狗进行偷盗的门客,他说:“我能得到狐白裘。”到了夜里,他装成狗,偷偷进入秦宫储藏库中,将裘盗出,献给昭王宠姬。宠姬即向昭王劝说,昭王便释放了孟尝君。孟尝君自由后,马上离开,更换车辆,改变姓名出关。半夜抵达函谷关。这时秦昭王又后悔将孟尝君放出,去追查知道已走,于是派人连夜追赶。孟尝君至关,关上的规定是鸡叫才开关放行。孟尝君担心追兵赶到,门客中居下坐的有人能学鸡叫,他学了鸡叫后其他鸡也随之叫了起来,关上便开关放人。孟尝君走了有一顿饭工夫,秦追兵果然赶到,但孟尝君已出关了,只好回去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表示运用智谋,度过难关; 或泛指微末的技能及有微末技能的人。

【典形】 狗盗、狗盗鸡鸣、函关偷度、鸡鸣狗盗、鸡鸣函谷、鸡鸣偷渡、济身由鸡鸣、鸣盗、齐客偷秦关、学鸡鸣、放孟尝、崤函关出、脱函关厄、鸡鸣夜乱、乱真鸡、感孟尝、学鸣鸡、借晓人、鸡鸣关吏起、田文行。

【示例】

〔狗盗鸡鸣〕 金 · 元好问 《示怀祖》:“狗盗鸡鸣皆有用,鹤长凫短果如何。”

〔函关偷度〕 清·孔尚任 《桃花扇》:“莫逞旧雄姿,函关偷度时。”

〔鸡鸣狗盗〕 唐·宋之问 《过函谷关》:“鸡鸣将狗盗,论德不论勋。”

〔鸡鸣函谷〕 唐·宋之问《过函谷关》:“鸡鸣函谷客如雾,貌同心异不可数。”

〔济身由鸡鸣〕 晋· 张华 《游侠篇》:“孟尝东出关,济身由鸡鸣。”

〔鸣盗〕 南朝梁·江淹《诣建平王上书》:“备鸣盗浅术之余,豫三五贱伎之末。”

〔齐客偷秦关〕 宋·陆游《游圜觉乾明祥符三院》:“有时投罅辄径出,略似齐客偷秦关。”

〔学鸡鸣〕 唐·罗隐《武牢关》:“欲学鸡鸣试关吏,太平时节懒思量。”


【词语狗盗鸡鸣】  成语:狗盗鸡鸣汉语词典:狗盗鸡鸣

猜你喜欢

  • 徐邈圣贤酒

    源见“中圣人”。泛指酒。宋朱槔《三山次潘静之升书记韵》:“且倾徐邈圣贤酒,不问陈登上下床。”

  • 衡纩

    《文选.刘孝标〈广绝交论〉》:“驰骛之俗,浇薄之伦,无不操权衡,秉纤纩。衡所以揣其轻重,纩所以属其鼻息。”张铣注:“言趋走之人,浇薄之辈,皆执衡秤势之轻重,持绵量气之粗细。”后因以“衡纩”喻势利的眼光

  • 莫愁嫁卢

    《乐府诗集》卷八十五南朝梁武帝《河中之水歌》:“河中之水向东流,洛阳女儿名莫愁。莫愁十三能织绮,十四采桑南陌头。十五嫁为卢郎妇,十六生儿字阿侯。卢家兰室桂为梁,中有郁金苏合香。”《旧唐书》卷二十九《乐

  • 黄金消众口

    源见“众口铄金”。形容谗言为害之大。唐李白《送薛九被谗去鲁》诗:“黄金消众口,白璧竟难投。”

  • 瞻云就日

    《史记.五帝本纪》:“帝尧者,放勋。其仁如天,其知如神。就之如日,望之如云。”后以“瞻云就日”形容臣下对君主的崇仰追随。太平天国洪仁玕《诛妖檄文》:“是以一时智谋之士,英杰之俦,无不瞻云就日,望风景从

  • 柯亭

    同“柯亭笛”。元辛文房《唐才子传.温庭筠》:“〔温庭筠〕善鼓琴吹笛,云:‘有弦即弹,有孔即吹,何必爨桐与柯亭也。’”【词语柯亭】   汉语大词典:柯亭

  • 霜叶红于二月花

    带霜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艳。 形容秋天景色之美。语出唐.杜牧《山行》:“停车坐爱枫林晚,霜叶红于二月花。”鄢国培《秋天是成熟和丰收的季节》(《长江日报》1992年10月17日):“‘霜叶红于二月

  • 张翰思吴

    同“张翰思归”。唐白居易《东南行一百韵》:“钟仪徒恋楚,张翰浪思吴。”

  • 牵萝莫补

    源见“牵萝补屋”。谓无法弥补。《花月痕》十一回:“痴珠多情人,既深毁室之伤,复抱坠楼之痛。牵萝莫补,剪纸难招。”【词语牵萝莫补】  成语:牵萝莫补汉语大词典:牵萝莫补

  • 五人墓

    明代苏州市民反对阉党斗争中殉难的颜佩韦、杨念如、沈扬、马杰、周文元等五位义士之墓。天启年间阉党执政,朝政黑暗。苏州织造太监李实、巡抚毛一鹭阿附魏忠贤,残酷压迫、盘剥人民,激起市民强烈不满。天启六年(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