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焚骨扬灰

焚骨扬灰

也作“焚尸扬灰”。焚烧尸骨,扬弃骨灰。形容极端仇视。侯景(503-552年)字万景。南朝梁怀朔镇(今内蒙古包头东北)人。原为北魏定州刺史,后归梁,不久又举兵叛梁。夺取建康(南京),攻陷台城(宫城),困死武帝,改立简文帝。大宝二年(551年),侯景又废掉简文帝,立萧栋为帝,后又废萧栋而自立,改梁律为汉律,国号“汉”。侯景生性残忍、酷虐,军纪败坏,所到之处烧杀抢掠,建康(今江苏南京)几乎成为废墟,长江下游地区遭到极大破坏。大丧人心,终被梁将王僧辩、陈霸先击败,在狼狈逃跑途中为部属所杀。尸体送交王僧辩。在建康市街暴尸示众,百姓争先割肉吞食,焚骨扬灰,其首级送至江陵,世祖命挂在大木上示众,然后煮而漆之,交付武库。

【出典】:

梁书》卷56《侯景传》862页:“景退还吴郡,达松江,而侯瑱(tiàn天,也读zhèn,通“镇”)军掩至,景众未阵,皆举幡(fān翻,用竹竿等挑起来直着挂的长条形旗子)乞降。景不能制,乃与腹心数十人单舸(kě葛,大船)走,推坠二子于水,自沪渎(今上海市区的吴淞江)入海。至壶豆洲,前太子舍人羊鲲杀之,送尸于王僧辩。传首西台。曝尸于建康市,百姓争取屠脍(kuài快,切细的肉)啖(dàn淡,吃)食,焚骨扬灰。曾罹(lí离,遭遇不幸的事)其祸者,乃以灰和酒饮之。及景首至江陵,世祖命枭(xāo消,悬头示众)之于市,然后煮而漆之,付武库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孔平仲《续世说·李泌》:“肃宗欲敕诸将克长安日,发李林甫冢,焚骨扬灰。” 清·钱泳《履园丛语·烧坯》:“籍没其家,妻子同谋,法皆斩首,其母恨礼甚,又诣刑部请照陶和气例。凌迟后焚尸扬灰。”


连动 焚烧尸骨,扬弃骨灰。形容十分仇视。宋·孔平仲《续世说·李泌》:“肃宗欲敕诸将克长安日,发李林甫冢,~。”△多用于情感方面。→鞭尸三百。也作“焚尸扬灰”。


【词语焚骨扬灰】  成语:焚骨扬灰汉语词典:焚骨扬灰

猜你喜欢

  • 酆城狱

    源见“丰城龙剑”。本指丰城县狱,相传晋雷焕于此地掘得宝剑赠张华。后以比喻人才被埋没处。唐白居易《和梦游春诗一百韵》:“车摧太行路,剑落酆城狱。”【词语酆城狱】   汉语大词典:酆城狱

  • 门堪罗雀

    同“门可罗雀”。宋吴曾《能改斋漫录.沿袭》:“然丁晋公诗固尝云‘屋可占乌曾贵仕,门堪罗雀称衰翁’矣。”见“门可罗雀”。金·元好问《寄西溪相禅师》:“~仍未害,釜欲生鱼当奈何。”【词语门堪罗雀】  成语

  • 礼不下庶人,刑不上大夫

    礼法不施于普通老百姓,刑罚不加于大夫以上贵族。 我国古代大夫以上贵族所享有的特权之一。语出《礼记.曲礼上》:“礼不下庶人,刑不上大夫。”《汉书.贾谊传》:“古者礼不及庶人,刑不至大夫,所以厉宠臣之节

  • 泉源万斛

    见“万斛泉源”条。

  • 铜仙坠泪

    《汉晋春秋》:“帝(魏明帝曹叡)徙盘(《缃素杂记》载《魏略》曰:“明帝景初元年,徙长安诸钟簴〔簴音jì,悬挂钟磬的木架〕、骆驼、铜人承露盘。盘拆,铜人重不可致,留于灞垒。”)。盘拆,声闻数十里。金狄(

  • 头触屏风

    《汉书.陈万年传》:“陈万年,字幼公,沛郡相人也。子咸字子康,年十八,以万年任为郎。有异材,抗直,数言事,刺议近臣,书数十上,迁为左曹。万年尝病,召咸教戒於床下,语至夜半,咸睡,头触屏风、万年大怒。”

  • 峭涧

    《韩非子.内储说上》:“董阏于为赵 上地守,行石邑山中,涧深,峭如墙,深百仞,因问其旁乡左右曰:‘人尝有入此者乎?’对曰:‘无有。’曰:‘婴儿痴聋狂悖之人尝入此者乎?’对曰:‘无有。’‘牛马犬彘尝有入

  • 蝉怨齐王

    晋.崔豹《古今注》卷下《问答释义》:“牛享问曰:‘蝉名齐女者何也?’答曰:‘齐王后忿而死,尸变为蝉,登庭树,嘒唳而鸣,王悔恨。故世名曰齐女也。”相传蝉为齐王王后含忿而死所变。后遂为咏蝉的典故,也借以咏

  • 金迷

    同“金迷纸醉”。清 陈斐之《香畹楼忆语》:“弦绝《阳春》之音,金迷长夜之饮。”【词语金迷】   汉语大词典:金迷

  • 鲍叔怜我

    源见“管鲍交”。指知心好友对自己的关心爱护。唐元稹《寄乐天》诗之一:“唯应鲍叔犹怜我,自保曾参不杀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