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洛阳社

洛阳社

晋.葛洪《抱朴子.内篇.杂应》:“洛阳有道士董威辇(董京字威辇)常止白社中,了不食,陈子叙共守事之,从学道。”

晋书.隐逸传.董京》:“(董京)初与陇西计吏俱至洛阳,被(即披)发而行,逍遥吟咏,常宿白社(隐士居所称白社)中。时乞于市,得残碎缯絮,结以自覆,全帛佳棉则不肯受。或见(“被”的意思)推排骂辱,曾无怒色。”

西晋.董京在洛阳披头散发,吟诗逍遥,行乞于市面之中。他还住在隐士居住的白社里,由此而称洛阳社。后因以“洛阳社”用为隐士居所的典故。

唐.王维《过李楫宅》诗:“一罢宜城酌,还归洛阳社。”


【词语洛阳社】   汉语词典:洛阳社

猜你喜欢

  • 墙东隐

    源见“墙东”。指避世不仕者。唐李端《晚春过夏侯校书值其沉醉戏赠》诗:“本是墙东隐,今为瓮下仙。”【词语墙东隐】   汉语大词典:墙东隐

  • 西去青牛

    源见“紫气东来”。指老子。清程先贞《放言戏仿元白》诗:“东来白马驮三藏,西去青牛著五千。”五千,指《道德经》。

  • 宽狱市

    《汉书.曹参传》:“参去,属其后相曰:‘以齐狱市为寄,慎勿扰也。’后相曰:‘治无大于此者乎?’参曰:‘不然。夫狱市者,所以并容也,今君扰之,奸人安所容乎?吾是以先之。’”汉齐相曹参因接替汉萧何相国职位

  • 燕昭

    源见“黄金台”。指燕昭王,后代称其为渴于求贤之君。宋范仲淹《上张右丞书》:“昔郭隗以小才而逢大遇,则燕昭之名于今称道。”【词语燕昭】   汉语大词典:燕昭

  • 祆庙火

    《渊监类函》卷五十八引《蜀志》:“昔蜀帝生公主,诏乳母陈氏乳养。陈氏携幼子与公主居禁中约十余年。后以宫禁出外,六载,其子以思公主疾亟。陈氏入宫有忧色,公主询其故,阴以实对。公主遂托幸袄庙为名,期与子会

  • 登楼王粲

    源见“王粲登楼”。借指思念故土之人。清陈维崧《木兰花慢.戊午中秋同既庭赋》词:“只斫月吴刚,登楼王粲,一样难眠。”

  • 檀郎谢女

    源见“潘安貌”、“咏絮才”。喻指才高貌美的青年佳偶。唐李贺《牡丹种曲》:“檀郎 谢女眠何处?楼台月明燕夜语。”并列 檀郎,晋·潘岳,小名檀奴,美姿容,尝乘车出洛阳道,路上妇女慕其丰仪,手挽手围之,掷果

  • 去马来牛

    战国.庄周《庄子.秋水》:“秋水时至,百川灌河。泾流之大,两涘渚崖之间,不辨牛马。”唐.杜甫《秋雨叹》其二:“去马来牛不复辨,清泾浊渭何当分。”杜甫诗意出自《庄子》,“去马来牛”意为河水暴涨,两岸距离

  • 白衣迢递

    同“白衣人远”。宋刘辰翁《霜天晓角.和中斋九日》词:“多谢白衣迢递,吾病矣,不能醉。”

  • 三年怀袖字犹新

    源见“三岁字”。形容对友人来信的珍视。清钱谦益《感秋》诗之二:“肠断都门送别人,三年怀袖字犹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