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沦肌浃髓

沦肌浃髓

①比喻感受很深。朱自清《温州的踪迹·一》: “虽是区区尺幅,而情韵之厚,巳足沦肌浃髓而有余。”②比喻中毒很深。梁启超《节本明儒学案·江右王门学案·处士刘两峰先生文敏·论学要语》: “功利之习,沦肌浃髓,苟非鞭辟近里之学,常见无动之过,则一时感发之明,不足以胜隐微深痼之蔽。” 参见:○浃髓沦肌


见“浃髓沦肤”。鲁迅《华盖集续编·我还不能“带住”》:“我正因为生在东方,而且生在中国,所以‘中庸’‘稳妥’的余毒,还~。”


【词语沦肌浃髓】  成语:沦肌浃髓汉语词典:沦肌浃髓

猜你喜欢

  • 兼权尚计

    《荀子.不苟》:“兼权之,孰计之,然后定其欲恶取舍,如是则常不失陷矣。”后以“兼权尚计”谓全面权衡,深思熟虑。宋曾巩《〈陈书〉目录序》:“然而兼权尚计,明于任使,恭俭忧人,则其始之所以兴;惑于邪臣,溺

  • 釜中泣

    源见“七步成诗”。比喻兄弟或内部不和,互相残害。《隋唐演义》二回:“直教豆相釜中泣,宁论豆萁一体生。”

  • 秦铸金人

    指秦始皇统一全国后,收集全国兵器,铸造成铜人。后以此典比喻秦始皇统一全国事业。秦始皇(前259年——前210年),即嬴政,秦庄襄王之子,十三岁时,庄襄王死,他立为秦王。吕不韦和太后宠信之宦官嫪毐(là

  • 博簺亡羊

    源见“臧穀亡羊”。比喻不专心本业而招致失误。宋陆游《行饭至湖上》诗:“只道诗书能发冢,岂知博簺亦亡羊。”

  • 渐离矐

    《史记.刺客列传》:“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,匿作于宋子。……宋子传客之,闻于秦始皇,秦始皇召见,人有识者,乃曰:‘高渐离也。’秦始皇惜其善击筑,重赦之,乃矐其目。”战国时,荆轲的好友高渐离善长击筑,秦

  • 声色俱厉

    色:脸色。厉:严厉。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。典出晋明帝司马绍之事迹。晋明帝司马绍少时聪明伶俐,为东宫太子时,有文武才略,礼贤好客,爱好文学,当时有名的大臣王导、温峤、桓彝、阮放等都和太子亲近,在他身边人才

  • 蓂荚生

    《竹书纪年》卷二“帝尧陶唐氏”:“帝在位七十年,景星出翼(景星,大星),凤凰在庭,朱草生(朱草,状如桑,枝叶皆丹,汁如血,朔望生落,周而复始),嘉禾秀(尧时嘉禾生七茎,连三十五穗),甘露润,醴泉出,日

  • 橘里人

    同“橘中叟”。清 黄鷟来《挽赵来夫和其重游华首台》诗:“卧高不碍粱边枕,弈罢终同橘里人。”

  • 锦衣行昼

    同“被绣昼行”。宋辛弃疾《水龙吟.次年南涧用前韵为仆寿仆与公生日相去一日再和以寿南涧》词:“金印明年如斗。向中州,锦衣行昼。”偏正 指富贵得意时回归故乡,光耀祖宗家门。宋·辛弃疾《水龙吟·次年南涧用前

  • 卑躬屈己

    躬,身体。卑躬,弯腰。形容屈己奉人,后含没有骨气之意。原北魏李冲用来形容自己与李彪共事时的情状,责备彪跋扈。李彪,名是高祖所赐,字道固,顿丘(今河南浚县)人,家世寒微,有大志,好学不倦。初入仕时,李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