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夫子梦奠”。指孔子死亡。宋陆游《乞奉祠未报食且不继》诗:“圣师梦奠二千载,一卷遗言终可凭。”【典源】 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孔子蚤作,负手曳杖,消摇于门。歌曰:‘泰山其颓乎? 梁木其坏乎? 哲人其
源见“炙鸡渍酒”。指祭物。宋刘克庄《风入松》词:“昔人徒步陈鸡絮,愧公家,仆马觥罍。”宋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三:“有蜀人史叔夜者,怀鸡絮,号恸墓前,其家大喜,因厚遗之。”【词语鸡絮】 汉语大词典:
源见“出山小草”。谓隐者出仕。宋陆游《初拜再领祠宫之命有感》诗:“小草出山初已误,断云含雨欲何施?”
同“草木风鹤”。唐杜甫《洗兵马》诗:“三年笛里《关山月》,万国兵前草木风。”
唐 谷神子《博异志.岑文本》载:相传贞观年间,岑文本避暑山亭,有一“上清童子元宝”进见。语毕,送之出亭,于墙下忽然不见。掘地,得古钱一枚,乃悟“上清童子”为铜名,“元宝”为钱文。后遂以“上清童子”为钱
见〔呦呦鹿呜,食野之苹。我有嘉宾,鼓瑟吹笙〕。
同“腹蟹目虾”。梁启超《培根实验派之学说》:“当有自主之精神,不可如水母目虾,倚赖前代经典传说之语,先入为主之自蔽,然后能虚心平气以观察事物。”主谓 水母本身无眼,以附在身上的虾目为眼。比喻无主见,随
源见“南金东箭”。喻指优秀杰出的人才。《周书.庾信传赞》:“尔其荆 衡杞梓,东南竹箭,备器用于庙堂者众矣。唯王褒、庾信奇才秀出,牢笼于一代。”见 “东南之美”。【词语东南竹箭】 成语:东南竹箭汉语大
源见“曳尾泥涂”。比喻甘于避世自适的人。清王士禛《送陶季之潞州》诗:“壮心犹作骥伏枥,适志无如泥曳龟。”
南朝 梁慧皎《高僧传.释慧远》载:东晋高僧慧远,曾主持庐山 东林寺,善诗文,与刘遗民、宗炳、慧永等结白莲社。慧远乃雁门郡(今山西 代县西北)人,因称其“雁门僧”。后亦借指高僧。唐杜牧《行次白沙馆先寄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