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毛锥子

毛锥子

即笔的代称。后也用来泛指文人和文事,用以和武事相对。出自五代史弘肇的事迹。史弘肇(?-950年),字化元。郑州荥泽(今河南郑州西北)人,士兵出身。因其作战勇敢善步行,被北汉高祖刘知远提拔为禁军军校。后因屡立战功,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其人酷嗜杀戮,而且十分看不起文人。在一次宴会上,他曾说道:“安定朝廷,平息祸乱,有长枪大剑就可以了。毛锥子能有什么用处!”三司使王章立即反驳道:“如果没有毛锥子,军队的开支从何而来呢?”史弘肇后以功高压主,为汉隐帝所杀。

【出典】:

新五代史》卷30《汉臣传第十八·史弘肇传》332页:“弘肇曰:‘安朝廷、定祸乱,直须长枪大剑,若毛锥子安足用哉?’三司使王章曰:‘无毛锥子,军赋何从集乎?’毛锥子,盖言笔也。弘肇默然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张孝祥《赠郭遐龄》:“不必毛锥子,相期定远侯。” 明·汤显祖《紫钗记》:“长枪队里也要毛锥钻,军咨记室优闲。” 清·黄遵宪《续怀人诗》之十:“直引蛇行横蟹足,而今安用此毛锥。”


【典源】《新五代史·汉臣传·史弘肇传》:“弘肇曰:‘安朝廷,定祸乱,直须长枪大剑,若毛锥子安足用哉?’三司使王章曰:‘无毛锥子,军赋何从集乎?’毛锥子,盖言笔也。弘肇默然。”《旧五代史·史弘肇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五代时后汉大将史弘肇说:“安定朝廷,平息祸乱,就需要长枪大剑,像毛锥子(指毛笔) 有什么用?”王章回答:“如果没有毛锥子,怎么筹集军粮呢?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借指毛笔,也指文事,常用于与武事相对时。

【典形】 安用毛锥、毛锥、毛锥子、毛锥三寸、毛锥傲蓑衣。

【示例】

〔安用毛锥〕 清·黄遵宪《续怀人诗》之十:“直引蛇行横蟹足,而今安用此毛锥?”

〔毛锥〕 明·汤显祖《紫钗记》:“长枪队里也要毛锥站,军咨记室优闲。”

〔毛锥子〕 宋·张孝祥 《送郭遐龄》:“不必毛锥子,相期定远侯。”


【词语毛锥子】   汉语词典:毛锥子

猜你喜欢

  • 神龟乐

    源见“曳尾泥涂”。谓像神龟那样自得其乐。比喻不为仕宦所羁,逍遥自在。宋范仲淹《出守桐庐道中十绝》之十:“风尘日已远,郡枕子陵溪。始见神龟乐,优优尾在泥。”【词语神龟乐】   汉语大词典:神龟乐

  • 木鸡

    源见“纪渻木鸡”。喻指修养深厚、镇定自若者。唐白居易《礼部试策》之三:“事有躁而失、静而得者,故木鸡胜焉。”亦比喻呆笨或发愣之态。李玉林《难忘的会见》:“〔我们〕像木鸡似的愣了半天。”【词语木鸡】  

  • 周郎曲

    源见“周郎顾”。指精妙的乐曲。宋杨无咎《于中好》词:“新声爱度周郎曲。捧霞杯,再三相嘱。”

  • 卧理

    同“卧治”。《南史.刘善明传》:“淮南近畿,国之形胜,非亲贤不居,卿与我卧理之。”【词语卧理】   汉语大词典:卧理

  • 滔滔天下

    《论语.微子》:“长沮、桀溺耦而耕,孔子过之,使子路问津焉。……(桀溺)曰:“滔滔者天下皆是也,而谁以易之?’”春秋时,孔子使子路向长沮、桀溺这两个消极避世的人问路,当他们得知是孔子师生时,回话中曾用

  • 虞虢相依

    源见“虢灭虞亡”。比喻相邻两国相互依存,利害相关。唐 周昙《春秋战国门.宫之奇》诗:“虞 虢相依自保安,谋臣吞度不为难。”

  • 抚髀

    同“抚髀生肉”。明高启《荆门壮士歌》:“三抚髀,壮士起,剑风骚劳发上指。”陈去病《出塞望蒙古》诗:“发箧仍自缄,抚髀徒悲呻。”【词语抚髀】   汉语大词典:抚髀

  • 金马

    源见“玉堂金马”。借指翰林院或翰林学士。宋徐铉《柳枝》词:“金马词臣赋小诗,梨园弟子唱新词。”明何景明《春雪诸翰林见过》诗:“置酒邀金马,开轩对玉珂。”亦指朝廷。唐张祜《送韦正字析贯赴制举》诗:“木鸡

  • 锦瑟华年

    唐李商隐《锦瑟》诗:“锦瑟无端五十弦,一弦一柱思华年。”后因以“锦瑟华年”喻青春时代。宋贺铸《青玉案.横塘路》词:“锦瑟华年谁与度?月桥花院,琐窗朱户,只有春知处。”明汤显祖《紫钗记.花朝合卺》:“喜

  • 一灯传立雪

    源见“慧可忍寒”。谓传佛法与精诚求法的信徒。清黄遵宪《锡兰岛卧佛》诗:“十年勤面壁,一灯传立雪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