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莼鲈归思”。清朱彝尊《食魱鱼》诗:“稻蟹时方早,莼鲈思莫频。”
源见“鸣琴化治”。称扬地方官吏清廉贤能,无为而治。唐张谓《送皇甫龄宰交河》诗:“将军帐下来从客,小邑弹琴不易逢。”
同“羊车到”。清朱彝尊《高阳台》词:“游丝不系羊车住,倩何人传语青禽?”
同“五斗折腰”。闽徐夤《鸿门》诗:“犹胜堕力求飧者,五斗低腰走世尘。”【词语五斗低腰】 汉语大词典:五斗低腰
《史记.孔子世家》:“孔子以诗书礼乐教,弟子盖三千焉,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。”孔子有弟子三千人,其中通六艺的有七十二人。后以“三千弟子”为称道弟子众多的典故。唐.杜甫《示宗武》诗:“十五男儿志,三千弟
源见“糟糠”。指贫贱时的知交好友。《南齐书.刘悛传》:“后悛从驾登蒋山,上数叹曰:‘贫贱之交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。’顾谓悛曰:‘此况卿也。世言富贵好改其素情,吾虽有四海,今日与卿尽布衣之适。’悛起拜
同“太乙燃藜”。清袁于令《西楼记.缄误》:“他是多情何 贾,高才班 马,读书太乙分辉,掞赋长安腾价。”
《楚辞.九歌.山鬼》:“若有人兮山之阿,被薜荔兮带女萝。”王逸注:“女萝,兔丝也。言山鬼仿佛若人,见(现)于山之阿,被薜荔之衣,以兔丝为带也。”后因用“薜萝”指隐者或高士的衣饰。亦引申指隐者或高士的住
机杼,此指织布机,喻诗文创作中的立意布局。比喻自出心裁,独创新意。原是北魏祖莹对为诗著文的见解。祖莹,字元珍,范阳遒(今河北涿县)人,八岁能诵诗书,十二岁为中书学生。好学耽书,常以夜继昼,因此,学识渐
亦作“蜃楼”,详见“海市蜃楼”条。【词语蜃气楼】 汉语大词典:蜃气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