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星火燎原

星火燎原

原指小的疏忽会酿成大祸,今喻新生的力量开始时固然很小,但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宏伟前途。商朝盘庚在位期间,迁都于殷。针对臣民不安新居的心情,作《盘庚》对他们进行规戒、开导。其中对于贵族、官吏用词更为尖锐和严厉。他说,你们有话为什么事先不告诉我,而却用浮言去蛊惑百性?人心是容易蛊感的,就好象大火在原野上燃烧,连接近都无法接近,还能够扑灭吗?

【出典】:

尚书·盘庚》上:“汝曷弗告朕而胥动以浮言?恐沈于众,若火之燎于原,不可向迩,其犹可扑灭?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·大学·经一章》:“如击石之火,只是些子,才引着,便可以燎原。” 明·张居正《答云南巡抚何莱山论夷情》:“究观近年之事,皆起于不才武职,贪黩有司,及四方无籍奸徒窜入其中者,激而构煽之,星星之火,遂成燎原。” 清·张云璈《杀贼篇》:“后来官畏贼,贼来官退贼愈逼。星星之火能燎原,涓涓之滴成巨渊。本期扑灭在旦夕,岂料毒流经岁年。” 《毛泽东选集》第1卷《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》:“星火燎原的话,正是时局发展的适当的描写。”


主谓 燎,烧;原,原野。细小的火星可以烧遍原野。比喻新生事物,初时弱小,但有旺盛生命力,有伟大广阔的发展前途。语本《尚书·盘庚上》:“若火之燎于原,不可向迩。”彦火《青春的邮人》:“一片红艳艳的杜鹃花可使山谷映照得红光焕发,就是一小簇一小丛的杜鹃花,也会如黑夜的火光,使人想到~。”也比喻小事可发展成大事,小乱可酿成大祸。明·贺逢圣《致族人书》:“天下事皆起于微,成于慎,微之不慎,~,蚁穴溃堤。吾畏其卒,故饰其始也。”△多用于事物由弱小到壮大,或由小事变为大事。→燎原之火 蚁穴溃堤 土壤细流 ↔曲突徙薪。也作“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”、“星星之火,遂成燎原”。


【词语星火燎原】  成语:星火燎原汉语词典:星火燎原

猜你喜欢

  • 一斛贮槟榔

    《南史.刘穆之传》载:穆之世居京口(丹徒),少时家贫,常就岳家乞食。一日食饱求槟榔,其妻兄弟戏之曰:“槟榔消食,君乃常饥,何忽须此?”及穆之为丹阳尹,召妻兄弟饮,至醉饱,令厨人以金盘盛槟榔一斛进之。后

  • 乌衔肉

    西汉颍川太守黄霸想要督察下属某地区,就选派一位年长而廉洁的官吏秘密前去察访。这位官吏不敢在途中住宿驿馆,急忙赶路,饿了就在路边吃饭。这时一只乌鸦飞来,把这位官吏要吃的一块肉叼走了。这情景恰巧被一个要去

  • 取之不竭

    同“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”。老舍《剧本习作的一些经验》:“每天都有千万样新事体出现,我们的素材是取之不竭的。”见“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”。【词语取之不竭】  成语:取之不竭汉语大词典:取之不竭

  • 倚柱

    源见“冯驩弹铗”。谓辞家求宦,不能侍亲于膝下。宋刘克庄《贺新郎.实之用前韵为老者寿戏答》词:“老去聊攀莱子例,倒著斑衣戏舞。记田舍、火炉头语。肘后黄金腰下印,有高堂、未敢将身许。且扇枕,莫倚柱。”【词

  • 川媚

    《文选》卷十七晋.陆士衡(机)《文赋》:“石韫玉而山辉,水怀珠而川媚。”唐.李善注:“虽无佳偶,因而留之,譬若水石之藏珠玉,山川为之辉媚也。”晋代文学家陆机在《文赋》中用“石韫玉而山辉,水怀珠而川媚”

  • 磨砖成镜

    《景德传灯录.慧能大师》:“开元中,有沙门道一住传法院,常日坐禅,师知是法器,往问曰:‘大德坐禅图什么?’一曰:‘图作佛。’师乃取一砖于彼庵前石上磨。一曰:‘师作什么?’师曰:‘磨作镜。’一曰:‘磨砖

  • 击节称赏

    参见:击节叹赏见“击节称叹”。《宣和画谱·龙鱼·董羽》:“其汹涌澜翻,望之若临烟江绝岛间,虽咫尺汗漫,莫知其涯涘也。宋白为时闻人,一见~。”【词语击节称赏】  成语:击节称赏汉语大词典:击节称赏

  • 卖刀买犊

    同“卖剑买牛”。唐武元衡《兵行褒斜谷作》诗:“三川顿使气象清,卖刀买犊消忧患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二一回:“你大家便卖了战马,买头牛儿;丢下兵器,拿把锄儿,学那古人‘卖刀买犊’的故事,岂不是绿林中一段佳话

  • 沧海珠

    同“沧海遗珠”。唐杜甫《暮秋遣兴寄递呈苏涣侍御》诗:“盈把那须沧海珠,入怀本倚昆山玉。”宋苏辙《食鸡头》诗:“细嚼兼收上池水,徐咽还成沧海珠。”【词语沧海珠】   汉语大词典:沧海珠

  • 隋珠和璧

    源见“隋侯之珠”、“和氏之璧”。泛指珍宝。亦喻英才。明何景明《送五清先生赴浙江提学歌》:“隋珠和璧世珍重,眼前点毁终难动。”见“随珠和璧”。明·何景明《送五清先生赴浙江提学歌》:“~世珍重,眼前点毁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