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易箦

易箦

礼记.檀弓上》:“曾子寝疾(卧病),病(古人称病危为病),乐正子春坐于床下,曾元、曾申坐于足,童子隅坐而执烛(子春是曾参的弟子,元、申是参之子)。

童子曰:‘华而睆(华美而光亮)!大夫之箦(zé竹席)与?’子春曰:‘止!’曾子闻之,瞿(jù瞪目惊视)然,曰:‘呼(音吁,嘘气声)!’曰:‘华而皖,大夫之箦与!’(按:这是童子认为病人没听清,又重复一遍)曾子曰:‘然,斯季孙氏(鲁大夫)之赐也。我未之能易也。元!起,易箦。’曾元曰:‘夫子之病革(jí危急)矣!不可以变。幸而至于旦,请敬易之。’曾子曰:‘尔之爱我也,不如彼。君子之爱人也,以德;细人(识浅少智之人)之爱人也,以姑息(苟且求安)。吾何求哉,吾得正而毙焉(正,是,理得而心安),斯已矣。’

举扶而易之。反席(再到另一席上),未安(没有把身体放稳妥)而没。”

按照奴隶制社会的等级制度规定,只有大夫官才能用光泽华美的竹席。曾参非大夫之职,所以临死时坚持要把大夫季孙赐给他的好席换掉。

曾子对自身要求严格,非分之事决不悖礼去做。这一则“易箦”的故事,使后人看到了曾参始终不渝的高尚品格。

后称人病重将死叫做“易箦”。

宋.文天祥《言志》诗:“易箦不必如曾参,结缨犹当效子路。”


【词语易箦】   汉语词典:易箦

猜你喜欢

  • 露腹

    源见“坦腹东床”。指潇洒不拘。宋张詠《馆中新蝉》诗:“脱尘还与此仙游,露腹何妨近品流。”

  • 枯鱼衔索

    汉.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一:“枯鱼衔索,几何不蠹。二亲之寿,忽如过隙。”衔:含。索:绳子。原意为串在绳子上的干鱼。后用以比喻存日不多,生命短促。后因用为思念已故双亲之典。北周.庾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泣风雨

  • 伏枥

    枥:马棚。伏枥:马被放进马棚里喂养。李寻字子长,平陵(治今陕西咸阳西北)人,研究《尚书》,喜欢对发生的灾害或特异的自然现象(如水灾、山崩、地震、日月食等)进行评说。由大司马王根推荐,李寻得到汉哀帝的尊

  • 山阳玉笛

    同“山阳笛”。清袁枚《到淮感故人寥落归舟口号》:“山阳玉笛听不休,铜狄摩挲我欲愁。”

  • 援笔洪都

    《新唐书.王勃传》载:唐初四杰之一的王勃,一次经洪都(今江西 南昌市)去探望父亲。适逢当地都督大宴滕王阁,有意要叫他女婿当场作序以夸客,却先出纸笔遍请客作,别人都表示不敢当,王勃不知内情,慨然不辞。都

  • 龙气

    源见“风从虎,云从龙”。后因称云雾为龙气。元张翥《分题送京兆赵耕师尹之临安路帅府照磨得通海湖》诗:“雨归龙气湿,晴浴鹤媒骄。”同“龙虎气”。《旧唐书.玄宗纪上》:“上所居宅外有水池,浸溢顷余,望气者以

  • 开祝网恩

    源见“网开三面”。比喻赦罪受恩惠。唐王维《为薛使君谢婺州刺史表》:“免其衅鼓之戮,仍开祝网之恩。”

  • 舍我其谁

    《孟子.公孙丑下》:“如欲平治天下,当今之世,舍我其谁也?”这是孟子离开齐国时,在路上回答一个叫充虞的人问话的截录。孟子的意思是说,假如天意认为现在还不是平治天下的时候,那也就罢了;如果要平治天下,当

  • 短狐伺景

    源见“含沙射影”。指传说中的怪物含沙射影,使人得病。比喻奸人以卑劣手段伺机害人。唐柳宗元《闵生赋》:“雄虺蓄形于木杪兮,短狐伺景于深渊。”

  • 易牙调味

    《管子.小称篇》:“管仲有病,桓公往问之。……管仲摄衣冠起对曰:‘臣愿君之远易牙、竖刁、堂巫、公子开方。夫易牙以调和事公(易牙,名巫,字易牙,又称雍巫,雍是《周礼.天官》内雍、外雍之雍,主管宰割烹调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