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易秕以粟

易秕以粟

汉.刘向《新序.刺奢》:“邹穆公有令食凫鹰(一作雁)必以秕,无得以粟,于是仓无秕,而求易于民,二石粟得一石秕,吏以为费,请以粟食之。穆公曰:‘去,非汝所知也!夫百姓饱牛而耕,暴背而耘,勤而不惰者,岂为鸟兽哉?粟米,人之上食,奈何其以养鸟?且尔知小计,不知大会。周谚曰:‘囊漏贮中。’而独不闻欤?夫君者,民之父母,取食(音sì)之粟,移之于民,此非吾之粟乎?鸟苟食邹之秕,不害邹之粟也,粟之在仓与在民,于我何择?’邹民闻之,皆知私积与公家为一体也,此之谓知富邦。”

俗话说,民为邦本。民穷则国贫,民殷则国富。故邹穆公所言,以秕饲养凫雁,以粟易秕,藏粮于民,藏富于民,实在是“富邦”之道。拿老百姓辛辛苦苦种出的粮食去喂野鸭,则无疑是败家败国的奢侈之风。后因用为官家恤庶,藏粮于民之典。

幼学琼林》卷三“饮食”:“易秕以粟,邹侯为庶民之意拳拳;煮豆燃萁,子建悟兄弟之情切切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上林雁

    同“上林鸿雁”。南朝 梁何逊《学古》诗之三:“欲因上林雁,一见平陵桐。”【词语上林雁】   汉语大词典:上林雁

  • 稚珪蛙鸣

    源见“两部鼓吹”。指南朝 齐孔稚珪把蛙鸣当作两部鼓吹。表现了淡于名利悠闲自适之情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稚珪蛙鸣,彦伦鹤怨。”

  • 绨袍高谊

    同“绨袍高义”。清宋琬《满江红.王西樵客游武林曹顾庵赋词志喜属予和之》词之二:“庄舄悲歌燕市外,灵均憔悴江潭上。问绨袍高谊还有无,谁曾饷?”

  • 同梦

    《诗.齐风.鸡鸣》:“虫飞薨薨,甘与子同梦。”毛传:“古之夫人配其君子,亦不忘其敬。”郑玄笺:“虫飞薨薨,东方且明之时,我犹乐与子卧而同梦,言亲爱之无已。”后用为夫妻情深之典。柳亚子《席上赋赠蔡贤初将

  • 贫乏不能存

    存:生存。 意谓穷得活不下去。语出《战国策.齐策四》:“齐人有冯谖者,贫乏不能自存,使人属孟尝君,愿寄食门下。”明.余继登《典故纪闻》卷三:“凡为官须廉洁自持。贫者士之常。古人谓贫乏不能存,此是好消

  • 千夫指

    《汉书.王嘉传》:“里谚曰:‘千人所指,无病而死。’臣常为之寒心。”“千夫指”就是从“千人所指”演变紧缩而成。千夫,是指很多人,千是虚指多数。“千夫指”,是指被众人所指斥责骂的人,即是人民所痛恨的坏人

  • 骏骨

    源见“千金市骨”。喻杰出的人才。南朝 梁任昉《天监三年策秀才文》:“朕倾心骏骨,非惧真龙。”亦指良马。唐太宗《临洛水》诗:“春蒐驰骏骨,总辔俯长河。”【词语骏骨】   汉语大词典:骏骨

  • 松大夫

    同“大夫松”。清赵翼《咏物》之一:“中虚好伴竹君子,挺立也师松大夫。”

  • 铭座

    源见“座右铭”。刻写于座位旁边用以自警自励的格言。清刘献廷《广阳杂记》卷二:“‘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’,‘事天治人莫如啬’,‘绝学无忧’,书此三言,以代铭座。”【词语铭座】   汉语大词典:铭座

  • 鱼雁

    源见“鱼传尺素”、“雁足书”。代称书信。唐薛用弱《集异记.蒋琛》:“虽鱼雁不绝,而笑言久旷。”清孙枝蔚《怀杨吉公司理》诗:“频年鱼雁绝,使我泪长垂。”亦借指传递书信的人。元王实甫《西厢记》三本二折: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