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日莫途远

日莫途远

莫:通“暮”。此典指伍员(即伍子胥)转告申包胥说:我的处境好像太阳快要落山了,但要走的道路还很遥远。后以此典比喻陷入困境,计穷力尽。春秋末年,楚平王贪好女色,听信谗言,强娶太子建(自己的儿子)的未婚妇,又要杀害并逼走太子,又骗杀太子老师伍奢及其长子伍尚,其次子伍员逃奔吴国,后助吴王军队攻破楚都,伍员为报冤杀父兄之仇,挖出已死楚平王坟墓,拖出楚平王尸体,鞭打三百下。他的好友申包胥派人对伍员说:您这样报仇,未免太过分了吧!人多势众可以胜天,但天道也能胜人。伍员对来人说:“替我向申包胥表示歉意:‘我的处境好像太阳快落山了,但要走的道路还很遥远。所以我只能倒行逆施违背常理办事了。’此典又作“日暮途远”、“日暮途穷”、“途穷日暮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66《伍子胥列传》2176、2177页:“伍子胥曰:‘为我谢申包胥曰:‘吾日莫途远,吾故倒行而逆施之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北周·庾信《哀江南赋·序》:“日暮途远,人间何世!” 唐·杜甫《杜工部诗》卷15《投赠哥舒翰开府二十韵》:“几年春草歇,今日暮途穷。” 明·陆采《明珠记·会内》:“孤身日暮途穷,镇长愁一命终。幸刑官念我含冤痛,朝夕里好看供。” 清·侯方域《癸未去金陵日与阮光禄书》:“君子稍知礼仪,何至甘心作贼!万一有焉,此必日暮途穷,倒行而逆施。” 清·黄遵宪《群公》:“途穷日暮更何求,白首同拼一死休。”


【词语日莫途远】  成语:日莫途远汉语词典:日莫途远

猜你喜欢

  • 管城公

    同“管城子”。宋黄庭坚《戏咏猩猩毛笔》:“政以多知巧言语,失身来作管城公。”【词语管城公】   汉语大词典:管城公

  • 世情看冷暖,人面逐高低

    世俗之情根据人的处境穷通而变冷变暖;人的面孔也随着对方地位的高低而变热变冷。 古代谚语。形容趋炎附势的世态人情。语出元.刘壎《隐居通议》卷二五:“盖趋时附势,人情则然,古今所同也。何责于薄俗哉?谚曰

  • 悟布毛

    《景德传灯录.前杭州径山道钦禅师法嗣》:“〔鸟窠道林禅师〕有侍者会通,忽一日欲辞去,师问曰:‘汝今何往?’对曰:‘会通为法出家,以和尚不垂慈诲,今往诸方学佛法去。’师曰:‘若是佛法,吾此间亦有少许。’

  • 侯生载酒

    源见“载酒问奇字”。借指好学者尽力求教。李详《刘氏寓斋杂诗》之一:“分明驻得扬雄宅,且遣侯生载酒来。”

  • 长舌

    《诗.大雅.瞻卬》:“妇有长舌,维厉之阶。”郑玄笺:“长舌,喻多言语。”后以“长舌”谓好说闲话,搬弄是非。汉 焦赣《易林.家人之谦》:“尹氏伯奇,父子相离,无罪被辜,长舌为灾。”【词语长舌】   汉语

  • 一言兴邦

    见〔一言可以兴邦〕。主谓 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隆。语本《论语·子路》:“一言而可以兴邦,有诸?”刘禹锡《唐故相国李公华纪》:“古所谓~者,信哉!”※兴,不读作xìng。△褒义。 用于说明某种言论的分量。

  • 盐梅事业

    源见“盐梅和鼎”。指宰辅所主持的国计民生大事。宋严仁《水龙吟.题连州翼然亭呈欧守》词:“尽江山识赏,盐梅事业,焕青毡旧。”

  • 树铃索

    源见“护花铃”。指惜花护花。宋 陈德武《水调歌头.咏惜花春起早》词:“树铃索,高障槛,补篱藩。丁宁莺燕蜂蝶,上下莫争翻。”

  • 斫涉

    源见“截胫剖心”。谓斩断冬月涉水者的胫骨。形容残暴行为。汉班固《白虎通.礼乐》:“殷纣为恶日久,其恶最甚,斫涉刳胎,残贼天下。”《梁书.武帝纪下》:“斫涉刳孕,于事已轻;求鸡征杖,曾何足譬。”【词语斫

  • 既明且哲,以保其身

    哲:聪明。 意谓通达事理,善于趋安避危,保全自己。语出《诗.大雅.烝民》:“既明且哲,以保其身。”孔颖达疏:“既能明晓善恶,且又是非辨知,以此明哲择安去危。而保全其身。”宋.王安石《答手诏令就职劄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