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笔如椽”。金元好问《范宽秦州图》诗:“我知宽也不辨此,渠宁有笔如修椽?”
源见“王粲登楼”。指羁旅异乡、思念故土的忧情。王粲,字仲宣。唐杜甫《秋日荆南述怀》诗:“苍茫步兵哭,展转仲宣哀。”
源见“郎潜白发”。指久居下位而不得升迁的人。唐王適《蜀中言怀》诗:“一生三不遇,今作老郎身。”【词语老郎】 汉语大词典:老郎
参见:若弼酹江
作战时逃跑了五十步的人讥笑逃跑了一百步的人。 比喻缺点错误的性质一样,只是程度有所不同。语出《孟子.梁惠王上》:“‘王好战,请以战喻。填然鼓之,兵刃既接,弃甲曳兵而走,或百步而后止,或五十步而后止,
源见“庄舄越吟”。喻指思乡的愁怀。唐孟浩然《陪张丞相登嵩阳楼》诗:“独步人何在?嵩阳有故楼……客中遇知己,无复越乡忧。”
《诗.周颂.敬之》:“日就月将,学有缉熙于光明。”孔颖达疏:“日就,谓学之使每日有成就;月将,谓至于一月则有可行。言当习之以积渐也。”朱熹集传:“将,进也……日有所就,月有所进,续而明之,以至于光明。
见“徒有虚名”。鲁迅《寄杨霁云》信:“所谓名家,大抵~,实则空洞,其作品且不及无名小卒。”【词语徒有其名】 成语:徒有其名汉语大词典:徒有其名
源见“和氏之璧”。指奉献才艺或杰作。金元好问《古意》诗之一:“寂寥抱玉献,贱薄倡优陈。”
指夫妻之间,不相违背。《诗.邶风.谷风》:“德音莫违,及尔同死。”德音:这里兼指道义和恩意。莫违:前后不要相反。主谓 别人的好话不能不听。语出《诗经·国风·邶风》:“德音莫违,及尔同死。”《全唐文》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