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抃鳌

抃鳌

楚辞》战国楚.屈原《天问》:“鳌戴山抃,何以安之?”东汉.王逸注:“鳌,大龟也,击手日抃。《列仙传》曰:‘有巨灵之鳌,背负蓬莱之山而抃舞,戏沧海之中,独何以安之乎?’”

抃鳌,指大龟背负蓬莱山在沧海中击掌抃舞。后因用以咏浪浮仙山的典故。

唐.李群玉《洞庭风雨二首》其二:“羽化思乘鲤,山飘欲抃鳌。”此用以形容风浪中的群山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朝饮之羊

    《孔子家语.鲁相》:“(孔子为大司寇)初,鲁之贩羊有沈氏者,常朝饮其羊,以诈市人。……及孔子为政也,则沈犹氏不敢朝饮其羊。”春秋时,鲁国民风不淳,特别是市场上非法牟利和诈骗现象十分猖獗。沈犹氏朝饮其羊

  • 骑驴客

    源见“推敲”。借指苦吟的诗人。明高启《梅花》诗之三:“骑驴客醉风吹帽,放鹤人归雪满舟。”【词语骑驴客】   汉语大词典:骑驴客

  • 不皦不昧

    《老子》:“一者,其上不皦,其下不昧,绳绳不可名,复归于无物。是谓无状之物,无物之象,是谓惚恍。”后以“不皦不昧”形容恍惚不可捉摸。南朝 齐 王屮《头陁寺碑文》:“惟恍惟惚,不皦不昧,莫系于去来,复归

  • 燃犀牛渚

    源见“犀照牛渚”。谓洞察幽微。唐胡曾《咏史诗.牛渚》:“温峤南归辍棹晨,燃犀牛渚照通津。谁知万丈洪流下,更有朱衣跃马人。”

  • 枫落吴江冷

    吴江:吴淞江。 枫叶飘零,吴江清冷。 比喻诗人殂落,文苑清冷。语出《新唐书.文艺传.崔信明》:“信明尝矜其文,谓过李百药。扬州录事参军郑世翼者亦骜倨,数恌轻忤物。遇信明江中,谓曰:‘闻公有“枫落吴

  • 井底观天

    源见“坐井观天”。比喻见闻不广,学识不博。亦用为谦词。元周德清《一枝花.遗张伯元》套曲:“向管中窥豹那知外,坐井底观天又出来。”

  • 封豕之贪

    源见“封豕长蛇”。比喻暴虐残害。《旧唐书.李密传》:“三河纵封豕之贪,四海被长蛇之毒。”

  • 鹤书征

    《文选》卷四十三南朝.齐.孔德璋(稚珪)《北山移文》:“及其鸣驺入谷,鹤书赴陇,形驰魄散,志变神动。”此四句,是孔稚珪嘲讽“假隐士”周顒,一旦接到委任诏书之时得意忘形的神态。古代征辟贤士的诏书以鹤书文

  • 信誓旦旦

    旦旦,诚恳貌,信誓旦旦,初为形容誓言诚挚可信,后则一般反其意而用之,表示虚情假意的伪善面目。古代民歌中一位弃妇在回忆少时欢爱生活时说,我本想和你白头到老,谁知如今成仇人。远望淇水还有岸,近看丘陵还有坡

  • 剪叶封弟兄

    同“桐叶之封”。唐白居易《答桐花》诗:“戒君无戏言,剪叶封弟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