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成王安在

成王安在

明史.方孝孺传》载,明朝建文四年(公元一四〇三年),燕王朱棣(明成祖)夺取了侄儿朱允炆的帝位,侍讲学士方孝孺以丧服哭之。朱棣说:“予欲效法周公辅成王耳。”方问:“成王安在?”朱答:“彼自焚死。”方又问:“何不立‘成王’之子?”朱一时理屈,无言以对。

方孝孺按照封建宗法制度认为,皇位的承继,只能是父传子。而朱棣身为皇叔却夺了侄儿的权,是为篡逆。朱棣以周公姬旦辅佐年幼的周成王为古训,比照说明自己也是为了辅佐建文帝,从而进行辩护。方孝孺抓住要害尖锐地提出质问说:“既然你说是辅佐‘成王’(此指建文帝),那末现在‘成王’在哪里呢?”言外之意是说,你休要用冠冕堂皇的话来遮掩,‘成王’都被你逼死了,还说辅佐‘成王’的空话有什么用呢?后因以“成王安在”用为不做二臣忠君守志的典故。

清.康有为《悼戊戌六君子挽联》:“逢(音páng,指夏桀之臣关龙逢)比(殷纣臣比干)孤忠,岳于惨戮(指岳飞、于谦),古人尚尔,君复奚悲!地下如有知,好从孝孺先生,侈口问成王安在!”

汉家党锢,唐代清流,目昔已然,于君为烈。海内正多故,愿效子胥相国,悬眸看越寇飞来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郭讷言佳

    《太平御览》卷五七〇引邓粲《晋纪》:“太子洗马郭讷,字敬言,尝入洛观伎人歌,言佳。石崇问其曲,讷不知。崇笑:‘卿不识曲,那得言佳?’讷答:‘譬如见西施,何必识其姓名,然后言美。’崇无以难。”石崇认为郭

  • 贯手著棼

    棼:阁楼的栋。箭穿过手而著于屋栋,比喻善射。《汉书.太史慈传》:“慈尝从孙策讨麻保贼,贼于屯里缘楼上引詈,以手持楼棼。慈引弓射之,矢贯手著棼。围外万人莫不称善。”詈( ㄌㄧˋ lì 利):骂连动

  •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

    疾:恨。没世:死亡。 君子就怕到死没人称颂他。 表示人们不愿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。语出《论语.卫灵公》:“子曰:‘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。’”《史记.伯夷列传》:“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。伯夷、叔齐,得

  • 移风改俗

    同“移风易俗”。《宋书.乐志一》:“移风改俗,致和乐之极。”《南史.宋纪上.武帝》:“公闲邪纳正,移风改俗。”见“移风易俗”。《宋书·乐志》:“~ ,致和乐之极。”【词语移风改俗】  成语:移风改俗汉

  • 抗颜为师

    唐.柳宗元《柳河东集.答韦中立论师道书》(卷三四):“孟子称人之患,在好为人师。由魏晋氏以下,人益不事师。今之世不闻有师,有,辄哗笑之,以为狂人。独韩愈奋不顾流俗,犯笑侮,收召后学,作《师说》,因抗颜

  • 商祈

    源见“汤祷桑林”。谓必应的仁君之祈。明李东阳《正德丙寅正月二日雪》诗:“却讶桑林才六事,也能招格应商祈。”【词语商祈】   汉语大词典:商祈

  • 人非木石

    人有感情,不象木石无知无觉。汉代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身非木石,独与法吏为伍。深幽囹圄之中,谁可告愬者!”主谓 人不是树木、石头。比喻人是有感情、有思想的。语本汉·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身非木石,独与

  • 螽斯之德

    源见“螽斯”。指后妃妻妾间不妒忌的妇德。唐张说《祈国公碑》:“元女祥发望云,业参练石,内被《螽斯》之德,外偃《关雎》之化,门风之至也。”清钱谦益《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署郎中事主事钟惺妻黄氏封安人制》:“

  • 鹬蚌相争

    同“鹬蚌相持,渔人得利”。清 湘灵子《轩亭冤.哭墓》:“波翻血海全球悯,问谁敢野蛮法律哭强秦?笑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。”见“鹬蚌相悖,渔人得利”。清·湘灵子《轩亭冤·哭墓》:“波翻血海全球悯,问谁敢野

  • 流水曲

    同“流水引”。唐崔融《哭蒋詹事俨》诗:“即今流水曲,何处俗人知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