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惩一儆百

惩一儆百

又作“杀一警百”、“以一儆百”。惩:惩罚;惩处。儆(jǐng景):通“警”,警告;告戒。用惩处一个人来警戒多数人。乾隆九年(1744年)三月,吏部尚书兼军机大臣(军机处长官,权在大学士、各部尚书之上。时人视为宰相)讷亲上奏:调查并看过河南、江南等地军营队伍的政令、风纪废散松懈,清高宗说:由此可以见到中央朝廷以外的各省大官员没有不是欺骗我的,这不可不惩办一个来警戒众人。

【出典】:

清史稿》卷10《高宗本纪一》380页:“讷亲奏查阅河南、江南营伍废弛,上曰:‘可见外省大吏无一不欺朕者,不可不惩一儆百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林则徐《会奏九龙洋面轰击夷船情况折》:“即空趸屡驱不去,故智复萌,一炬成灰,亦可以惩一儆百。” 薛福成《庸庵笔记·咸丰季年三奸伏诛》:“许彭寿纠劾各节,朕早有所闻,用特惩一儆百,期于力振颓靡。”


连动 惩,惩罚。儆,同“警”,警戒。惩罚一个人来警戒众多的人。语本《汉书·尹翁归传》:“其有所取也,以一警百,吏民皆服,恐惧改行自新。”《官场现形记》13回:“既然拿到了枪手,兄弟今天定要~,让众人当面看看。”※儆,不读作jìng。△描写治人方法。→罚一劝百 ↔赏罚不明。也作“惩一戒百”、“惩一警百”、“惩一儆众”。


【词语惩一儆百】  成语:惩一儆百汉语词典:惩一儆百

猜你喜欢

  • 点鬼

    同“点鬼簿”。清钱谦益《姚叔祥过明发堂共论近代词人戏作绝句》之十:“石言雁字并纷如,点鬼穷时又祭鱼。”【词语点鬼】   汉语大词典:点鬼

  • 壮心

    雄心壮志,抱负不凡。三国魏曹操《步出夏门行》: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”骥:千里马。枥( ㄌㄧˋ lì 历):养马的地方,犹马棚。烈士:指有抱负的节义之士。【词语壮心】   汉语

  • 声泪俱下

    一边说,一边哭。形容非常悲痛。王彬,字世儒,琅邪临沂(今山东临沂)人,王导从弟。西晋末,中原大乱,随其兄王廙渡江南下,以司马睿荐为典兵参军,不久升为前将军。苏峻之乱平后,迁尚书右仆射,赐爵关内侯,卒于

  • 裂地封

    源见“分茅列土”。指分一块土地封给大臣为采邑。《晏子春秋.问上十九》:“裂地而封之,疏爵而贵之。”唐元稹《出门行》:“在楚裂地封,入赵连城贵。”

  • 丹凤朝阳

    丹凤:鸟名。丹凤鸟总是朝着太阳。比喻贤能之人在政治清明的时代,能大展宏图。语本《诗.大雅.卷阿》:“凤凰鸣矣,于彼高冈;梧桐生矣,于彼朝阳。”其他 比喻贤才逢机遇。语本《诗经·大雅·卷阿》:“凤皇鸣矣

  • 夫倡妇随

    《关尹子.三极》:“天下之理,夫者倡,妇者随。”丈夫说什么,妻子就要附和。指妻子必须顺从丈夫。后写作“夫唱妇随”。元.无名氏《举案齐眉》三折:“秀才,你怎生这般说,岂不闻夫唱妇随也呵。”也常用以指夫妻

  • 黄鹄悲

    汉武帝时,以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为江都公主,嫁给西域乌孙王昆莫为妻。公主远在异国,因昆莫王年老,而且语言不通,倍感悲愁,曾作歌以抒发怀乡思亲之情。其歌唱道:“我家把我嫁远方,委身异域乌孙王。思念故土心

  • 织锦新诗

    源见“织锦回文”。喻指情诗。宋袁去华《风流子》词:“肠断凭肩私语,织锦新诗。”

  • 生事之以礼,死葬之以礼,祭之以礼

    当父母在时,依礼去侍奉;当父母去世后,依礼去埋葬,依礼去祭祀。 古指子女对父母尽孝之道。语出《论语.为政》:“孟懿子问孝,子曰:‘无违’。樊迟御,子告之曰:‘孟孙问孝于我,我对曰无违。’樊迟曰:‘何

  • 封人愿

    源见“华封三祝”。喻指臣下对帝王的祝愿。唐钱起《观法驾自凤翔回》诗:“欲识封人愿,南山举酒杯。”【词语封人愿】   汉语大词典:封人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