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得心应手

得心应手

指技艺纯熟,心手相应。也指作事非常顺手。齐桓公在堂上读书,堂下做木工活的轮扁放下工具,走上堂来问他念的是什么书。齐桓公回答说,是圣人之言。轮扁问,圣人还在吗?桓公说,都死了。轮扁问,那么你读的是古人的糟粕了。桓公生气地说,国君在这里读书,一个木匠哪能妄加评论,说出点道理来还可饶命,不然就处死你。轮扁回答道,我就以我干的木匠活来说吧!做车轮子,榫头做宽了车轮就不牢固;做得小了,又无法安进去。做得不大不小,松紧适宜,才能心手相应,干得顺利。其间技艺,单靠口说说不清,必须心中有数才行。我不能单用嘴说使我儿子明白,我的儿子也不能完全接受我的这套技术。所以到现在七十岁了,这活还是自己动手。古代圣贤在他们的学说还未传世时就已经死了。由此看来,你所读的,不是古人的糟粕又是什么?

【出典】:

庄子·天道》:“桓公读书于堂上,轮扁斫轮于堂下,释椎凿而上,问桓公曰:‘敢问,公之所读者,何言邪?’公曰:‘圣人之言也。’曰:‘圣人在乎?’公曰:‘已死矣。’曰:‘然则君之所读者,古人之糟魄已夫!’桓公曰:‘寡人读书,轮人安得议乎!有说则可,无说则死!’轮扁曰:‘臣也以臣之事观之。斫轮,徐则甘而不固,疾则苦而不入,不徐不疾,得之于手而应于心,口不能言,有数存乎其间。臣不能以喻臣之子,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,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。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,然则君之所读者,古人之糟魄已夫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北宋·苏轼《赠南屏谦师诗序》:“南屏谦师,妙于茶事,自云得之于心,应之于手,非可以言传学到者。” 北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·书画》:“予家所藏摩诘画《袁安卧雪图》,有雪中芭蕉,此乃得心应手,意到便成。”


连动 形容功夫高强,做事心手相应。语本《庄子·天道》:“不徐不疾,得之于手,而应于心。”张贤亮《小说中国》:“可是,时过不久,天使们一个个变成魔鬼,高唱把捡到的一分钱都要‘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’的天真学生,殴打老师是家常便饭,面无愧色,比做家庭作业还~。”△褒义。用于处理事情方面。→运用自如 游刃有余 心手相应 左右逢源 心闲手敏 ↔所谋辄左眼高手低 手忙脚乱 力不从心 无从措手。也作“得手应心”、“遂心应手”。


【词语得心应手】  成语:得心应手汉语词典:得心应手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辕北辙

    辕,车前驾马的车杠;辙,车轮在路上走过留下的痕迹。辕向南而辙向北,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。后也用作表达背道而驰的意思。战国后期,魏王想攻打邯郸,魏臣季梁于外出途中得知此事,半路上便赶了回来。蓬头垢面也顾不

  • 道殣相望

    形容饿死者之多,可在道路上相望。谨:饿死的人。《左传.昭公三年》:“庶民罢敝而宫室滋侈;道殣相望,而女富溢尤。”女富,指嬖宠之家的富足。主谓 殣,饿死。指饿殍遍地。《左传·昭公二年》:“宫室滋侈,~。

  • 虎竹

    源见“分虎竹”。指发兵征调的虎符与竹使符。唐李白《出自蓟北门行》:“虎竹救边急,戎车森已行。”【词语虎竹】   汉语大词典:虎竹

  • 顺受其正

    正:正命。泛指寿终而死。与“非命”相对。 顺乎自然规律行事,以接受“正命”。 意谓不冒险轻生,戕害自己。语出《孟子.尽心上》:“莫非命也,顺受其正;是故知命者不立于岩墙之下。尽其道而死者,正命也;

  • 从空伸出拿云手,救出天罗地网人

    见〔从空伸出拿云手,提起天罗地网人〕。

  • 三千履

    同“三千珠履客”。宋苏轼《刘孝叔会虎丘时王规父斋素祈雨不至》诗之二:“只遣三千履,来游十二峰。”

  • 楚人一炬

    《史记.项羽本纪》:“项羽引兵西屠咸阳,杀秦降王子婴,烧秦宫室,火三月不灭。”后因以“楚人一炬”为兵燹之难。唐杜牧《阿房宫赋》:“戍卒叫,函谷举,楚人一炬,可怜焦土。”主谓 楚王项羽的一把火,烧毁了阿

  • 聊城笴

    同“聊城箭”。笴,箭杆,代指箭。宋苏轼《送蒋颖叔帅熙河》诗:“愿为鲁连书,一射聊城笴。”

  • 谊重荆枝

    源见“田家荆合”。形容兄弟情笃。明孟称舜《娇红记.仙圆》:“兄弟,我和你名齐艺苑,谊重荆枝。”

  • 玉山自倒

    同“玉山倾倒”。唐李白《襄阳歌》:“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,玉山自倒非人推。”宋刘过《贺新郎.游西湖》词:“去尽酒徒无人问,唯有玉山自倒。任拍手,儿童争笑。”主谓 见“玉山将崩”。比喻人喝酒醉倒。唐·李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