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得失相半

得失相半

指利与弊同时存在,不相上下。全琮(?-249年),字子璜,吴郡钱唐(今浙江杭州市西)人。三国时吴名将。吴主孙权嘉禾二年(230年),全琮督步骑五万征六安(今安徽六安一带)山越,当地百姓们纷纷逃散,诸将想分兵追捕。全琮说:“没有全胜把握而贸然行动是对国家不负责任的行动。如今我们分兵捕民,有利也有弊,怎能说是全胜呢?即使有所捕获,犹不足以削弱敌人而有益于国家声望,如果与敌兵遭遇,还会受到很大损失,与其获罪,不如我以身受之,但不能邀功以负国。”

【出典】:

三国志·吴书·全琮传》卷60第1382页:“嘉禾二年,督步骑五万征六安,六安民皆散走,诸将欲分兵捕之。琮曰:‘夫乘危侥幸,举不百全者,非国家大体也。今分兵捕民、得失相半,岂可谓全哉?’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杨万里《乙巳轮对第一礼子》:“岂无闻见,轻信得失相半,或犯严忤势而以言为讳者乎?”宋·岳珂《程史·石城堡寨》:“又旁筑一城曰堡寨,地皆砥平,相去数余里,虽牵制之势亦不相及,竟不晓何谓,犹不若石城之得失相半也。”


主谓 利和弊差不多,不相上下。语出裴注《三国志·吴书》卷60“今分兵捕民,得失相半,岂可谓全哉。”宋·杨万里《乙巳轮对第一札子》:“岂无闻见,轻信~,或犯严忤势而以言为讳者乎?”△用于衡量得失之语。也作“得失参半”。


【词语得失相半】  成语:得失相半汉语词典:得失相半

猜你喜欢

  • 孤鸾

    源见“镜鸾”。喻指失去配偶或没有配偶的人。北周庾信《拟咏怀》之二二:“抱松伤别鹤,向镜绝孤鸾。”【词语孤鸾】   汉语大词典:孤鸾

  • 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

    《南齐书.王敬则传》:“〔东昏侯〕谓敬则至,急装欲走。有告敬则者,敬则曰:‘檀公三十六策,走是上计。汝父子唯应急走耳’。”据载,南北朝时,齐王敬则起兵叛变朝廷,此时齐明帝正重病缠身。东昏侯使人上屋顶眺

  • 陈抟抚掌

    同“陈抟堕驴背”。柳亚子《次韵和刘仁女士》之一:“驴背陈抟应抚掌,瓮头李白剩吟诗。”

  • 天寒白鹤归

    参见:鹤归华表

  • 栩栩蝶魂

    源见“庄周梦蝶”。形容梦境。宋陆游《新寒小醉睡起日已高戏作》诗:“栩栩蝶魂闲自适,绵绵龟息静无声。”

  • 月评

    同“月旦评”。宋杨亿《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》:“月评依许劭,文体慕相如。”【词语月评】   汉语大词典:月评

  • 占熊虺

    源见“梦熊罴”。占而得熊,则生男;得虺,则生女。唐刘禹锡《绝编生墓表》:“今夫揲之以至刓,灼之以殆尽,徒与夫蚩蚩者问歉穰,占熊虺,起讼需食、亡羊丧牛之间耳。”

  • 班定远

    《后汉书》卷四十七《班超传》:“(永平)十六年,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,以超为假司马,将兵别击伊吾,战于蒲类海,多斩首虏而还。固以为能,遣与从事郭恂惧使西域。”“(永元三年)龟兹、姑墨、温宿皆降,乃以超

  • 墦间乞人

    源见“乞墦”。指厚颜无耻乞求施舍之人。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六:“墦间乞人,望门干谒。”

  • 燕金募秀

    源见“黄金台”。为招纳贤士之典。宋范仲淹《上张侍郎启》:“伏遇留守侍郎燕金募秀,蔡屣延才,铎宣百世之文,旌集四方之善。”主谓 燕,燕国:金,指黄金台,也称燕台,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;秀,优秀。这里指优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