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

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

局:指棋局。 下棋的人迷惘,看棋的人清醒。 比喻当事人往往陷入主观片面,而不及旁观者全面客观。语出《新唐书.儒林传.元行冲》:“当局称迷,旁观必审,何所为疑,而不申列?”后多引作〔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〕。《儿女英雄传》二六回:“从来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。姐姐细想这宝砚雕弓,岂不是天生地设的两桩红定?”《老残游记》一三回:“实在说的不错,可见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。”《李自成》二卷二四章:“马元利说:‘常言道,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。就旁人看来,大人或是长保富贵,以后封伯封侯,或是功名不保,身败名裂,都将决定于近一两月内。’”也引作〔旁观者清,当局者迷〕。《醒世恒言.陈多寿生死夫妻》:“下棋的最怕旁人观看。常言道:旁观者清,当局者迷。”又单引 ① 〔当局者迷〕。《苕溪渔隐丛话.孟东野贾浪仙》:“当局者迷,固人情之通患。”


其他 当事人往往因为考虑利害得失太多,看问题反而糊涂;旁观的人由于冷静、客观,问题却看得很清楚。语本《新唐书·元澹传》:“当局称迷,傍观必审。何所谓疑而不审列?”高和《越轨诉讼》:“俗话说,~,对黑头跟赵雅兰的关系,程石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。”△用于思考问题方面。也作“当局者迷,傍观者审”、“当事者迷,旁观者清”。


【词语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】  成语: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汉语词典: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

猜你喜欢

  • 百废俱兴

    许多原已废置的事情都重新兴办起来。宋代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越明年,政通人和,百废俱兴。”具:通“俱”。主谓 过去废弛的政事,均已一一兴办。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庆历四年春,滕子京谪守巴陵郡,越明

  • 平秩东作

    平( ㄆㄧㄢˊ pián ):辨别。亦作“辨”、“辩”,古字皆通。秩:次序。东作:谓春耕。分别次第,以便从事春耕。语出《书.尧典》:“分命羲仲,宅嵎夷曰旸谷,寅宾出日,平秩东作。”孔安国传:“秩,序

  • 杜邮之赐

    源见“杜邮之戮”。谓赐死。宋李纲《靖康传信录》下:“公坚卧不起,谗者益得以行其说,上且怒,将有杜邮之赐,奈何?”【词语杜邮之赐】  成语:杜邮之赐汉语大词典:杜邮之赐

  • 鲁馆

    《左传.庄公元年》:“秋,筑王姬(注:此王姬,指周天子之女)之馆于外(据汉.郑玄《箴膏肓》说,宫庙、朝廷各有定处,为天子女筑别馆,故宜筑于宫外。唐.孔颖达疏认为是城外)。”春秋时,鲁庄公以周王同姓的关

  • 登车志

    同“登车壮志”。元成廷珪《故湖州路同知中宪郜公子敬挽章》诗:“夙有登车志,仍多为国谋。”

  • 三七厄

    《汉书.路温舒传》:“温舒从祖父受历数天文,以为汉厄三七之间。”颜师古注引张晏曰:“三七,二百一十岁也。自汉初至哀帝元年,二百一年也,至平帝崩二百十一年。”后因以“三七厄”指国家之灾难。南朝 梁萧统《

  • 立门前雪

    同“立雪程门”。周斌《春日游金库浜访周师春霆》诗:“廿年未立门前雪,湖海飘零误此生。”

  • 啮毡雪窖

    同“啮雪吞毡”。宋汪元量《浮丘道人招魂歌》之一:“啮毡雪窖身不容,寸心耿耿摩苍空。”

  • 海客白鸥

    参见:鸥鸟忘机

  • 谢公屐

    《宋书.谢灵运传》:“(灵运)寻山陟岭,必造幽峻,岩嶂千重,莫不备尽。登蹑常著木屐,上山则去前齿,下山则去其后齿。”南朝诗人谢灵运喜爱游山玩水,为登山穿有齿木屐,可前后装卸。后遂用为咏登山之典。唐.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