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遏住行云”。宋曾觌《朝中措》词:“醉到闹花深处,歌声遏住云飞。”
见“完壁归赵”条。
《穀梁传.成公八年》:“媵,浅事也,不志。此其志何也?以伯姬之不得其所,故尽其事也。”范宁注:“不得其所,谓灾死也。”本指未得善终,后谓没有得到适当的安顿。汉荀悦《汉纪.文帝纪论》:“男女有不得其所者
源见“巫山云雨”。指传说中的巫山神女。喻指多情女。唐岑参《醉戏窦子美人》诗:“细看只似阳台女,醉著莫许归巫山。”唐孟浩然《同张明府碧溪赠答》诗:“自有阳台女,朝朝拾翠过。”【词语阳台女】 汉语大词
同“庄周梦蝶”。元曾瑞《行香子.叹世》套曲:“名利为心无半点,庄周蝶梦甜。”【词语庄周蝶梦】 成语:庄周蝶梦
近:接近,符合。复:实行,实践。 所守的诺言要符合于义,这诺言才能实践。 古人认为讲“信用”要以“义”为标准。语出《论语.学而》:“有子曰:信近于义,言可复也。恭近于礼,远耻辱也。”宋.田锡《直论
太阳上升,高达三竿,形容时间已经不早。《南齐书.天文志》:“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,日出高三竿。”唐代刘禹锡《竹枝词》:“日出三竿春雾消,江头蜀客驻兰桡。”【词语三竿】 汉语大词典:三竿
《老子》:“一者,其上不皦,其下不昧,绳绳不可名,复归于无物。是谓无状之物,无物之象,是谓惚恍。”后以“不皦不昧”形容恍惚不可捉摸。南朝 齐 王屮《头陁寺碑文》:“惟恍惟惚,不皦不昧,莫系于去来,复归
源见“子夏衣”。鹄面,瘦削的面形。形容穷苦落魄的样子。清 捧花生《画舫馀谭》:“尝见某者,鹑衣鹄面,彳亍泮宫前。”并列 破烂的衣服,瘦削的面孔。形容穷苦落魄的样子。清·捧花生《面舫馀谭》:“尝见某者,
《后汉书.列女传.鲍宣妻》:“渤海鲍宣妻者,桓氏之少女也,字少君。宣尝就少君父学,父奇其清苦,故以女妻之,装送资贿(资财,财物)甚盛。宣不悦,谓妻曰:‘少君生富骄,习美饰,而吾实贫贱,不敢当礼。’妻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