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尽心竭力

尽心竭力

竭:完、尽的意思。指费尽心思,使出全力。宗越,南阳叶(今河南叶县南)人,南朝宋著名将领。年少时就很勇猛,亲手刺死了杀父仇人。由于屡立战功,深受前废帝刘子业宠爱,进爵封侯。当时前废帝凶恶残暴,宗越和谭金,童太壹等人为其爪牙,替前废帝做事无不挖空心思,使尽全力,杀害诸大臣以及何迈等人,因此前废帝更加肆无忌惮。明帝时,宗越谋反,被捕下狱死。

【出典】:

宋书》卷83《宗越传》2110页:“帝凶暴无道,而越及谭金、童太壹并为之用命,诛戮群公及何迈等,莫不尽心竭力,故帝凭其爪牙,无所忌惮。”

【例句】:

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:“卿当尽心竭力,务在必退周兵,以擒罪首。”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:“你前日在海上迎着我,伤了我几句,教我来尽心竭力而为之,不幸而至于真不可行然后已焉。”


并列 使尽了全部的心力。柳青《铜墙铁壁》1章:“其实他并不怕,只是~完成他的任务。”△褒义。常用于表示人做事用尽心思,竭尽全力。→全力以赴 不遗余力 ↔敷衍了事 敷衍塞责。 也作“尽心尽力”。


【词语尽心竭力】  成语:尽心竭力汉语词典:尽心竭力

猜你喜欢

  • 高阳徒

    同“高阳酒徒”。唐杜牧《张好好诗》:“尔来未几岁,散尽高阳徒。”宋范仲淹《三醉石》诗:“巍巍八仙坛,上有三醉石。怜此高阳徒,如乐华胥域。”按,范例“高阳徒”,喻指醉石。【词语高阳徒】   汉语大词典:

  • 来者不拒

    对于有求而来的人概不拒绝。语出《孟子.尽心下》:“往者不追,来者不拒。”唐.柳宗元《与太学诸生喜诣阙留阳城司业书》:“阳公有博厚恢弘之德,能并容善伪,来者不拒。”清.梁绍壬《两般秋雨盦随笔》卷四引蓝鹿

  • 刺山飞泉

    宋.李昉等编修《太平御览》卷三二九(及卷三四五)引《汉书》:“二师将军征大宛,彼围,军中无水,广利拔佩刀刺山,飞泉涌出。”南朝.宋.范晔撰《后汉书.耿弇列传》所载事同。西汉时,汉武帝派遣二师将军李广利

  • 吠尧跖狗

    同“吠尧桀犬”。明郑若庸《玉玦记.诏封》:“吠尧跖狗,鼎烹难贷。”

  • 弄獐

    獐,为璋之误。璋是贵族所用玉器。古代预祝所生男孩长大能够执玉器为王侯,故称生男孩为弄璋之喜。獐,则是兽名。后人以“弄獐”讽刺写错别字、不学无术者。出自唐李林甫事迹。李林甫(?-752年),小字哥奴,唐

  • 沿袭

    《礼记.乐记》:“五帝殊时,不相沿乐;三王异世,不相袭礼。”后以“沿袭”谓照旧例行事。《陈书.沈文阿传》:“若此数事,未闻于古,后相沿袭,至梁行之。”【词语沿袭】   汉语大词典:沿袭

  • 马腹逃鞭

    源见“鞭长不及马腹”。比喻躲脱惩罚。清蒲松龄《大捷二》:“岂谓马腹逃鞭,榻侧容一隅之鼾睡;不知燕巢在幕,釜底得几日之游魂?”其他 躲在马肚子下逃过了鞭子的惩罚,比喻侥幸躲过了惩罚。语本《左传·宣公十五

  • 买臣还乡

    参见:买臣归

  • 目不识字

    见“目不识丁”。清·顾炎武《与友人论门人书》:“矧纳赀之例行,而~者可为郡邑博士。”【词语目不识字】  成语:目不识字汉语大词典:目不识字

  • 空桑子

    源见“出空桑”。指伊尹。或谓空桑乃是地名,伊尹是空桑人,其母生伊尹后即死去。元冯子振《鹦鹉曲.黄阁清风》曲:“箕尾傅说商岩住,空桑子伊尹无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