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射潮

射潮

《群书类编故事》卷三《钱王射潮》:“梁开平四年,武肃王钱氏,始筑捍海塘,在候潮通江门之外,潮水昼夜冲激,版筑不就,因命强弩数百,以射潮头;又致祷于胥山,词既,而潮水避钱塘东击,西陵遂成堤岸。”事又见《宋史.河渠志七》、清.钱载《十国词话》。

这个故事说的是,五代时吴越王钱镠(音liú)筑捍海塘,怒潮汹涌,版筑不就。乃造竹箭三千枝,于叠雪楼命水犀军架强弩五百以射潮。潮头东趋西陵,遂定其基,以铁縆(音gēng,大绳)贯幢,用石键之而成塘。又建候潮、通江等城门,置龙山、浙江二闸,以遏江潮入河。

另后汉马援于广州海中,亦有“射潮”之事,清.梁绍壬《两般秋雨庵随笔》:“广州海中常有浪,三日连珠而起,声若雷轰,名三浪口。相传,旧有九口,马伏波(马援封伏波将军)射减其六,屈翁山有‘射潮歌’。”

后世所称“射潮”的典故一般多指钱镠事,常用以喻指雄心壮志或英勇壮举。宋.苏轼《八月十五日看潮》诗:“安得夫差水犀手(据《国语.越语上》记载说吴王夫差有著水犀皮的甲士亿——估计——有三千人),三千强弩射潮低。”清.孔尚任《桃花扇》“抚兵”:“旗卷军牙,射潮弩发鲸鲵怕。”


【词语射潮】   汉语词典:射潮

猜你喜欢

  • 龙潜

    源见“潜龙”。又《易.乾》:“潜龙勿用,阳气潜藏。”指阳气潜藏,龙蛇蛰伏。晋葛洪《抱朴子.吴失》:“七政告凶,陵谷易所。殷雷輷磕于龙潜之月,凝霜肃杀乎朱明之运。”按,龙潜之月,指冬季的月份。亦指帝王未

  • 无所逃于天地之间

    在天地之间,到哪里也逃不脱。语出《庄子.人间世》:“仲尼曰:‘……臣之事君,义也,无适而非君也,无所逃于天地之间。’”同书《庚桑楚》:“寇莫大于阴阳,无所逃于天地之间。”宋.朱熹《二程语录》卷六:“父

  • 属耳

    同“属垣有耳”。《资治通鉴.后唐明宗天成元年》:“宰相又于便殿论之,后属耳于屏风后。”【词语属耳】   汉语大词典:属耳

  • 抟摇九万里

    同“抟翼万里”。唐李白《上李邕》诗:“大鹏一日同风起,抟摇直上九万里。”

  • 玉树芳兰

    同“玉树芝兰”。清归庄《寿侯母龚太夫人七十》诗:“春风习习庭轩下,玉树芳兰次第栽。”

  • 蒋径

    同“蒋生径”。金段成己《望月婆罗力引》词:“事无我违,觉四十九非。便好忙开蒋径,细和陶诗。”清赵翼《用白傅虎邱寺路韵题思白堂》之一:“地较匡庐丽,园更蒋径新。”

  • 喋喋

    言语噜苏。《汉书.张释之传》:“岂效此啬夫喋喋利口捷给哉!”后世称别人多言不息,为“喋喋不休”。【词语喋喋】   汉语大词典:喋喋

  • 久要不忘

    《论语.宪问》:“见利思义,见危受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亦可以为‘成人’矣。”孔子的学生子路,问什么样的人是“全人”(“成人”即“全人”,各方面都好的人)。孔子认为,现在的所谓“全人”,不必要象我刚才

  • 垂青

    源见“青白眼”。表示重视或见爱。《官场现形记》二一回:“署院于他决不苛求,而且较之寻常候补道格外垂青,一差之外,又添一差。”【词语垂青】   汉语大词典:垂青

  • 肉林酒海

    源见“酒池肉林”、“肉山酒海”。形容穷奢极欲。明无名氏《鸣凤记.陆姑救易》:“喜共游皇宫御台,须沉醉肉林酒海。”【词语肉林酒海】  成语:肉林酒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