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季子高风

季子高风

《春秋左氏传.襄公十四年》:“吴王诸樊既除丧,将立季札。季札辞曰:‘曹宣公之卒也,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,将立子臧,子臧去之,遂弗为也,以成曹君。君子曰,能守节矣。君义嗣,谁敢奸君。有国,非吾节也。札虽不材,愿附于子臧,以无失节。’固立之,弃其室而耕”。《史记.吴太伯世家》:“吴人固立季札,季札弃其室而耕,乃舍之。……季札封于延陵,故号延陵季子。”

吴季札为吴王寿梦之子,为人贤德。父欲立他为太子,季札辞而不就。父死后,兄诸樊立为王,欲让位给他,季札仍固辞不从。后人因而称赞季札的高风亮节。后以此比称高风亮节。

唐.刘长卿《送李挚赴延陵令》:“清风季子邑,想见下车时。”李频《送延陵韦少府》:“延陵称贵邑,季子有高踪。”元.卢挚〔双调.蟾宫曲〕《吴门怀古》:“季子高风,阊门陈迹,抚事兴怀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召公棠

    《诗.召南.甘棠序》:“《甘棠》,美召伯也。召伯之教,明于南国。”《史记.燕召公世家》:“召公之治西方,甚得兆民和。召公巡行乡邑,有棠树,决狱政事其下,自侯伯至庶人,各得其所,无失职者。召公卒,而民人

  • 将欲取之,必先予之

    《战国策.魏策一》:“知伯索地于魏桓子,魏桓子弗予。任章曰:‘何故弗与?’桓子曰:‘无故索地,故弗予。’任章曰:‘……君与之地,知伯必骄。骄而轻敌,邻国惧而相亲。以相亲之兵,待轻敌之国,知氏之命不长矣

  • 仙令双凫

    源见“王乔凫舄”。喻地方官的行踪。明徐渭《寿徐山阴》诗:“仙令双凫日,新皇万历年。”

  • 三章律

    同“三章法”。唐骆宾王《畴昔篇》诗:“慎罚宁凭两造辞,严科直挂三章律。”

  • 拄笏悠然

    源见“拄笏看山”。形容为官有闲情,悠然自得。宋辛弃疾《木兰花慢.题上饶郡圃翠微楼》词:“近来堪入画图看,父老愿公欢。甚拄笏悠然,朝来爽气,正尔相关。”

  • 一梦黄粱熟

    同“一觉黄粱熟”。宋张抡《醉落魄.咏秋十首》词之五:“百年一梦黄粱熟,人生要足何时足?”

  • 麾之即去

    《史记.汲郑列传》:“使黯(汲黯)任职居官,无以逾人。然至其辅少主,守城深坚,招之不来,麾之不去,虽自谓贲 育亦不能夺之矣。”原形容性情刚直不屈,能坚持原则。后反用其语,意谓命令他走就离开。形容服从指

  • 狗尾续

    同“狗尾续貂”。陈毅《南乡子.日内瓦十四国会议协签字》词:“紫貂不用狗尾续,堪说。美军应从远东撤。”

  • 吾谁与归

    谁与归:即“与谁归”。归,归向,同道。 我和谁同道! 慨叹同道者的难得。语出《国语.晋语八》:“赵文子与叔向游于九原,曰:‘死者若可作也,吾谁与归?’”《礼记.檀弓下》引同。宋.徐铉《大唐故匡时启

  • 蒲鞭之罚

    同“蒲鞭”。唐康庭芝《对县令有惠化判》:“有耻且格,宁收槚楚之威;以德代刑,但示蒲鞭之罚。”见“蒲鞭示辱”。康廷芝《对县令有惠化判》:“以德代刑,但示~。”【词语蒲鞭之罚】  成语:蒲鞭之罚汉语大词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