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吕虔佩刀

吕虔佩刀

源见“吕虔刀”。谓担当重任。唐李瀚蒙求》:“雷焕送剑,吕虔佩刀。”


【典源】《艺文类聚》卷六十引南朝宋·何法盛《晋中兴书》曰:“初,魏徐州刺史吕虔有佩刀,工相之,以为必三公可服此刀。虔谓别驾王祥曰:‘苟非其人,刀或为害,卿有公辅之量,故以相与。’”《晋书·王祥传》亦载,后有“祥固辞,强之乃受。祥临薨 (hong),以刀授 (王) 览,曰:‘汝后必兴,足称此刀。’览后奕世多贤才,兴于江左矣。”

【今译】 魏时徐州刺史吕虔有把好佩刀,让技工来相看,说是只有三公才可佩此刀。吕虔对别驾王祥说:“如果不是可佩的人,刀或许有害,阁下有公相之分,就赠给您吧。”王祥再三推辞后才接受,后果位至三公。王祥临死时将刀赠其弟王览,王览也位至高官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官居高位或有高官之望。

【典形】 宝刀世载、吕刀、吕虔刀、吕虔佩刀、佩刀世三公、识佩刀、王祥佩刀、贻佩刀、宰相刀、传刀自吕虔、佩刀成气象、王祥得佩刀、传家宝刀、重佩刀。

【示例】

〔宝刀世载〕 北周·庾信《伤王司徒褒》:“宝刀仍世载,雕戈本旧传。”

〔吕刀〕 唐·骆宾王《上兖州崔长史启》:“佩吕刀而邵美,已赞褰帷之游。”

〔吕虔刀〕 宋·杨亿《偶怀》:“平生林壑志,误佩吕虔刀。”

〔吕虔佩刀〕 唐·杜牧《送苏协律从事振武》:“王粲暂投笔,吕虔初佩刀。”

〔佩刀世三公〕 宋·陆游《甲午十一月十三夜梦》:“此梦怪奇君记取,佩刀犹得世三公。”

〔识佩刀〕 明·李东阳《送傅日会还新喻》:“岁月供铅椠,交情识佩刀。”

〔王祥佩刀〕 北周·庾信《周大将军柳遐墓志》:“王祥佩刀,世为卿族; 鲍永骢马,家传司隶。”

〔贻佩刀〕 唐·卢象《送凉历下古城西北》:“谢脁出华省,王祥贻佩刀。”

〔宰相刀〕 唐·元稹《哭吕衡州》之二:“望有经纶钓,虔收宰相刀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楚辞招

    谓呼唤游子。唐杜甫《归梦》诗: “梦归归未得,不用楚辞招。” 参见:○巫阳招魂

  • 香象绝流

    同“香象渡河”。明袁宗道《杂说》:“至如般若缘深,灵根夙植,伽陵破卵,香象绝流。”见“香象渡河”。明·袁宗道《杂说类》:“至如般若缘深,灵根夙植,伽陵破卵,~。”【词语香象绝流】  成语:香象绝流汉语

  • 紫囊赌谢

    《晋书.谢玄传》载:谢玄少有大志,为叔父谢安所器重,惟“玄少好佩紫罗香囊,安患之,而不欲伤其意,因戏赌取,即焚之”。玄自此不再佩带。后因以“紫囊赌谢”为善于对年少嬉戏子弟引导教育的典故。金蔡松年《水龙

  • 怀珠韫玉

    晋陆机《文赋》:“石韫玉而山辉,水怀珠而川媚。”后因以“怀珠韫玉”比喻怀藏才德。宋杨万里《食老菱有感》诗:“幸自江湖可避人,怀珠韫玉冷无尘。”并列 比喻具有才能和品德。宋·杨万里《食老菱有感》诗:“幸

  • 下车

    《礼记.乐记》:“武王克殷,反商,未及下车,而封黄帝之后于蓟。”后称初即位或到任为“下车”。《后汉书.儒林传序》:“及光武中兴,爱好经术,未及下车,而先访儒雅。”又《赵熹传》:“熹下车,闻其二孙杀人事

  • 治境无虎

    源见“渡虎”。称誉地方官吏政绩优良。宋黄庭坚《廖袁州次韵见答》诗:“传闻治境无戾虎,更道丰年鸣白鼍。”【典源】 《北堂书钞》 卷七十五引吴·谢承《后汉书》:“刘昆迁弘农太守,先是崤险,驿道多虎灾,行旅

  • 上蔡鹰卢

    源见“叹黄犬”。谓牵犬臂鹰,出城打猎。卢,韩卢,泛指猎犬。明徐渭《数年来南雪甚于北边塞不易雨而今每潦十九韵》:“华亭羽翼浸天久,上蔡鹰卢猎野偏。”偏正,卢,指韩卢,泛指猎犬。牵猎犬臂苍鹰,出城打猎。明

  • 三迁

    同“三迁之教”。宋叶適《朱文昭母杨氏挽词》:“义并三迁峻,书成百卷长。”【词语三迁】   汉语大词典:三迁

  • 三窃蟠桃

    源见“方朔偷桃”。指仙道生活。宋程俱《次韵江子我见寄长句》:“一登文石趋宣室,三窃蟠桃向道山。”

  • 燕颔虎头

    源见“封侯万里”。能立功封侯者的相貌。《花月痕》四二回:“总兵燕颔虎头,后来功名鼎盛。”见“燕颔虬须”。《花月痕》42回:“总兵~,后来功名鼎盛,如何会死?”【典源】 《东观汉记·班超》:“(班)超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