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名列前茅

名列前茅

形容成绩优异,名次排在最前列。公元前597年,楚庄王出兵伐郑。郑国战败求和。几个月后,晋国才以荀林父为统帅,带兵救郑。途中听说郑国已向楚国屈服并缔结盟约,便想回师返国,等楚军退后再来伐郑。对于这一主张,晋大夫士会十分赞成。他说:“楚自孙叔敖担任令尹以后,有选择的使用楚国法典中好的部分。行军时,右军作为侧翼以防不时之虞;左军专管宿营;前锋负责侦察敌情,以茅为旌,发出信号,以防万一。中军负责权衡轻重;后军作为殿后。各级军官都按不同旗号所指方向前进。不待下令,士兵即按预先布置分头行动。这说明他这个人擅长以法治军。

【出典】:

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蒍敖为宰,择楚国之令典,军行,右辕,左追蓐,前茅虑无,中权,后劲,百官象物而动,军政不戒而备,能用典矣。”

【例句】:

清·昭《啸亭杂录续录·莫葆斋》:“少入成均,法时帆先生最为赏识,每考必列前茅。”


主谓 前茅,春秋时代,楚国军队用茅草做为报警的信号,行军时拿它走在队伍的前面,遇有敌情,则举茅为号,以告后面部队。现指考试或竞赛成绩排在最前面。语出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军行,右辕,左追蓐,前茅,虑无,中权,后劲。”叶永烈《是是非非“灰姑娘”》:“在1978年、1979年,我完成的拍摄任务又是在厂里~,因此又被评为厂以及上海市电影局的先进工作者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形容人的业绩。→首屈一指金榜题名 蟾宫折桂 ↔名落孙山 屡试不第 榜上无名


解释春秋时,楚国军队在行军时,前哨如果遇到敌情,则举茅草以示警。比喻名次排列在前面。

出处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敖为宰,择楚国之令典,军行,右辕,左追蓐,前茅虑无,中权,后劲。”

春秋时期,郑国夹在晋国和楚国之间,一会儿依附于晋,一会儿依附于楚,晋楚两国常常因为郑国发生战争。公元前597年春,楚国出兵郑国,占领了郑国的都城。郑国国君郑襄公脱掉国君的衣服,牵着羊去迎接楚庄王,给楚庄王赔礼道歉。又派子良前去充当人质后,楚军退兵讲和。

夏季六月,晋国军队去救郑国。才到黄河,晋军主帅荀林父听说郑国已经和楚国讲和,就打算回去,说:“现在出兵已晚,不如等楚军回去后我们再出兵攻郑。”上军将军士会赞同荀林父的意见,并进一步分析说:“楚国以孙叔敖为令尹(相当于宰相),实行楚国好的法典。军队出动时,右军跟随主帅的车辕,左军打柴割草做歇息的准备,前军以茅草为旌旗开路防备万一,中军斟酌谋划,后军以精兵压阵。各级军官根据旌旗的指示而采取行动,军政事务不必等待主帅下令就能做好准备。所以他们很好地吸取了古代的战争经验,具有一定的优势。在士会看来,楚国内部稳定,军队训练有素,不可与之争锋。

遗憾的是,晋军中军副帅先縠不听号令,刚愎自用,率领自己所部独自渡河邀战。荀林父担心先縠失败后自己还得承担罪责,不得已下令全军渡河,驻扎在邲地。于是晋楚在这里进行了名列春秋时代四大战役之一的邲之战。这场战争由于晋军主帅迟疑寡断,临战不备,以致大败。战后晋国丧失长达数十年的霸主地位,而楚国成为中原的新兴霸主。

近义独占鳌头

反义名落孙山

例句

每次考试,张一航都名列前茅,深得老师的喜爱。


【词语名列前茅】  成语:名列前茅汉语词典:名列前茅

猜你喜欢

  • 放于利而行多怨

    放( ㄈㄤˇ fǎng ):同“仿”,仿效。 一切按照个人利益而行动,会招致很多怨恨。语出《论语.里仁》:“子曰:‘放于利而行,多怨。’”《史记.孟子荀卿列传.序》:“嗟乎!利诚乱之始也。夫子罕言

  • 戈转日

    同“戈回日”。清方文《即事》诗:“力似鲁阳戈转日,精如邹衍笛生春。”

  • 明目张胆

    明目:睁亮眼睛。张胆:放开胆子。原形容有胆识,敢做敢为。后来词义转变,形容公开地,毫无顾忌地做坏事。王敦(266-324年),字处仲,琅邪临沂(今山东临沂)人,王导从父兄,出身士族。西晋末年,助琅邪王

  • 规随

    源见“萧规曹随”。谓按前人成规办事。清钱谦益《韩圹授光禄大夫制文》:“推同心而调鼎,允协规随。”【词语规随】   汉语大词典:规随

  • 美人香草

    汉王逸《〈离骚〉序》:“《离骚》之文,依《诗》取兴,引类譬谕,故善鸟香草,以配忠贞;恶禽臭物,以比谗佞;灵修美人,以媲于君。”后因以“美人香草”比喻国君及忠贞贤良之士,亦象征忠君爱国思想。鲁迅《且介亭

  • 瘦羊博士

    《后汉书.甄宇传》:“(甄宇)征拜博士。”李贤注引《东观汉记》:“建武中,每腊,诏书赐博士一羊。羊有大小肥瘦,时博士祭酒议欲杀羊分肉,又欲投钩(注:拈阄),宇复耻之。宇因先自取其最瘦者,由是不复有争讼

  • 网漏吞舟

    指汉初实行宽松政策,好象法网能够漏掉吞吃船只之大鱼。此典比喻刑法宽松;或形容刑律不严而使重大罪犯漏网。司马迁在撰写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开篇里概括说:汉朝兴起,废除秦朝严刑苛法而实行宽松,压抑奸巧而提倡忠

  • 屠龙事业

    源见“屠龙技”。喻指艰巨而又没有什么价值的事业。清王鹏运《沁园春》词:“画虎文章,屠龙事业,凄绝商歌入破时。”

  • 青门饯

    源见“青门”。谓送行。唐玄宗《送贺知章归四明》诗:“方外散幽禁,独有青门饯。”【词语青门饯】   汉语大词典:青门饯

  • 十世宥

    《左传.襄公二十一年》:“于是祁奚老矣,闻之,乘驲(音rì,驿马)而见宣子,曰:‘……夫谋而鲜过,惠训不倦者,叔向有焉,社稷之固也。犹将十世宥之,以劝能者。今壹不免其身,以弃社稷,不亦惑乎?’”春秋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