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合欢蠲忿,董草忘忧

合欢蠲忿,董草忘忧

文选》卷五十三、三国魏.嵇康《养生论》:“合欢蠲忿,萱草忘忧,愚智所共知也。”唐.李贤注引《神农本草》:“合欢蠲忿,萱草忘忧。”晋.崔豹《古今注》卷下《草木》:“合欢,树似梧桐,枝叶繁,互相交结。每一风来,辄自相离,了不相牵缀。树之阶庭,使人不忿。嵇康种之舍前。”

合欢,即俗称夜合欢、马缨花、榕花,木本植物,树干一般不高大。古代常以合欢赠人,据说可以消除怨忿而和好。

唐.张九龄《题画山水障》诗:“萱草忧可树,合欢忿益蠲。”此处引“合欢蠲忿”语,谓山水障上画的花草,使人心情愉快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琴桐爨

    源见“焦尾琴”。喻遭受摧残。清唐孙华《刘韦斋学博于讲舍》诗:“事等琴桐爨,形惭社栎全。”

  • 牺年

    《晋书.刑法志》:“刑之不可犯,不若礼之不可逾,则昊岁比于牺年,宜有降矣。”牺年,伏羲氏之世。借指太平盛世。《魏书.崔光传》:“白首之耋,欣遇牺年;青衿之童,庆属唐日。”南朝梁简文帝《七励》:“吹沙役

  • 稍纵即逝

    见〔兔起鹘落,少纵即逝〕。见“少纵即逝”。卧龙生《玉剑香车》:“于是就这~的瞬间,羌笛之声突变惨厉,阵式已转动起来。”【词语稍纵即逝】  成语:稍纵即逝汉语大词典:稍纵即逝

  • 仙人尉

    同“仙尉”。元于立《次韵鉴中八咏.梅山》:“遥遥仙人尉,盘盘故时陇。”

  • 五湖客

    源见“范蠡扁舟”。指范蠡。亦泛指隐者。唐杜牧《云梦泽》诗:“直是超然五湖客,未如终始郭汾阳。”

  • 五千言

    《史记.老子列传》:“关令尹喜曰:‘子将隐矣,强为我著书。’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,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,莫知其所终。”老子所著《道德经》一书共五千字,故后以“五千言”指《道德经》,或用为说道家事之典

  • 三釜薄

    源见“三釜养”。谓俸禄虽高,但不能供养父母。宋陆游《柴怀叔殿院世彩堂》诗:“万钟苦晚三釜薄,人生此恨十八九。”

  • 雀衔环

    同“黄雀报”。五代 杨鼎夫《记皂江堕水事》诗:“今日深恩无以报,令人羞记雀衔环。”

  • 上下床

    源见“元龙高卧”。喻高低悬殊。元方回《追和艮轩俞同年题程一甫诗卷》:“人物真高绝,何徒上下床?”偏正 有睡在上床和下床的人。比喻德行有高低悬殊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陈登传》载:许汜遭乱,过下邳去见陈登,登

  • 梯山航海

    亦作“航海梯山”。梯山:架梯登山。航海:行船过海。形容路遥且险,历尽艰难困苦。宋明帝刘彧(439-472年)字休炳,文帝第十一子。元嘉二十五年封淮阳王。大明八年,为领军将军侍中。废帝刘子业时,以遭疑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