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各尊所闻,各行所知

各尊所闻,各行所知

尊:一作“遵”,遵从。 各人遵照所听到的从事,各人根据所知道的实行。语本《汉书.董仲舒传》:“仲舒对曰:‘曾子曰:尊其所闻,则高明矣;行其所知,则光大矣。高明光大,不在于它,在乎加之意而已。’”宋祁曰:“浙本‘尊’作‘遵’。”后多引作〔各尊所闻,各行所知〕。宋.陆九渊《与朱元晦》:“别纸所谓‘我日斯迈,而月斯征,各尊所闻,各行所知,亦可矣,无复望其必同也。’”《四库提要.卷一一七.尹文子》:“百氏争鸣,九流并列,各尊所闻,各行所知,自老庄以下,均自为一家之言。”


【词语各尊所闻,各行所知】  成语:各尊所闻,各行所知

猜你喜欢

  • 隔靴搔痒

    《五灯会元》卷八:“(康山契稳禅师)曰:‘恁么则识性无根去也?’师曰:‘隔靴搔痒。’”宋代严羽《沧浪诗话.诗法》:“意贵透彻,不可隔靴搔痒。”后用以比喻说话,作文泛泛而论,抓不住重点,也比喻办事不切实

  • 举一反三

    《论语.述而》:“举一隅,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”后以“举一反三”谓触类旁通。《北堂书钞》卷九八引《蔡邕别传》:“邕与李则游学鄙土,时在弱冠,始共读《左氏传》,通敏兼人,举一反三。”连动 据已知事理就

  • 喑噁叱咤

    喑噁(yìn wù印务):怀怒气。叱咤(chì zhà斥蚱):发怒声。喑噁叱咤:厉声怒喝。此典是韩信向刘邦讲述项羽发怒咆哮。后以此典比喻大声怒吼。刘邦决定东进,与项羽争夺天下,接受萧何意见,设坛拜韩信

  • 垂缰志

    源见“垂缰之恩”。指报恩之心。明 徐?《杀狗记.拒绝乔人》:“常言狗有湿草义,马有垂缰志。”

  • 大被姜郎

    源见“姜肱被”。喻指和睦友爱的弟兄。明李东阳《春寒二十韵》:“绨袍范叔谁相恋,大被姜郎且共亲。”【词语大被姜郎】   汉语大词典:大被姜郎

  • 饲豕如人

    《庄子.应帝王》:“然后列子自以为未始学而归,三年不出。为其妻爨,食豕如食人。”唐.成玄英疏:“季咸逃逸之后,列子方悟己迷,始觉壶丘道深,神巫术浅。自知未学,请乞其退归,习尚无为,伏膺玄业。”“为妻爨

  • 菟裘

    春秋鲁国地名。《左传.隐公十一年》:“隐公曰:‘使营菟裘,吾将老焉。’”后世因以“菟裘”指退隐养老的地方。【词语菟裘】   汉语大词典:菟裘

  • 回肠结气

    见“回肠荡气”。清·李慈铭《越缦堂诗话》卷上:“其词凄丽妍约,情不自胜,令人诵之~,几欲掩过纳兰容若。”【词语回肠结气】  成语:回肠结气

  • 一误再误

    《宋史.魏王廷美传》:“他日,太宗尝以传国之意访之赵普,普曰:‘太祖已误,陛下岂容再误邪?’”后谓屡犯错误为“一误再误”,亦谓不容许再犯错误为“一误岂容再误”。并列 屡犯错误,或屡次耽误。语本《宋史·

  • 鱼在藻

    《诗经.小雅.鱼藻》:“鱼在在藻,有颁其首。”汉.毛氏传:“鱼以依蒲藻为得其性。”《鱼藻》以“鱼在在藻”描绘鱼儿游于水藻之间,适性而自得之状。后用为追求自得适性之典。唐.张九龄《南还湘水言怀》:“鱼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