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鲁禽情”。形容任情适性之人无法忍受俗世功名的束缚。清 邵锦潮《喜晚香辞幕府归》诗:“偶同麋鹿游城市,终觉爰居厌鼓钟。”
晋陶潜《游斜川》诗序:“辛酉正月五日,天气澄和,风物闲美。与二三邻曲,同游斜川。临长流,望曾城,鲂鲤跃鳞于将夕,水鸥乘和以翻飞。”后以“斜川”泛指游览胜地或隐士居所。宋晁补之《永遇乐.东皋寓居》词:“
同“狗监揄扬”。宋方岳《旅思》诗:“无诗传与鸡林去,有赋羞令狗监知。”
源见“荆棘铜驼”。表示战乱后的荒凉景象。宋 陈人杰《沁园春.南金又赋无愁》词:“洛下铜驼,昭陵石马,物不自愁人替愁。”
同“不窥园”。元马熙《摸鱼子》词:“闲忙今古,是世上何人,渊明日涉,董子不窥圃。”
源见“门可罗雀”。谓感慨门庭冷落。唐骆宾王《帝京篇》:“灰死韩安国,罗伤翟廷尉。”
《晋书.王浚传》:“武帝谋伐吴,诏浚修舟舰。”“拜浚为龙骧将军。”太康元年,“浚自发蜀,兵不血刃,功无坚城,夏口、武昌,无相支抗。于是顺流鼓棹,径造三山。”吴主孙皓遂自缚降浚。晋.王濬为龙骧将军,太康
源见“乞墦”。指坟地。喻乞求利益的场所。明王思任《戏答范长白》诗:“滇南学使活作怪,误认东墦是林麓。”
浣洗整修衣衫。晋代裴启《语林》:“李思让每休沐,则闭户读书。一布衫或须浣濯补纫,必俟休暇日。若宾见访,则使其子致谢:‘家君治衣不可出。’”休沐:休息沐浴。指古代官吏的例假。浣濯:洗涤。俟:等。
源见“博浪飞椎”。借指痛击强暴的敌人。清秋瑾《感怀》诗:“抟沙有愿兴亡楚,博浪无椎击暴秦。”